第九章 钟繇写楷终三国
第九章 钟繇写楷终三国 (第2/2页)《荐季直表》是唐代摹本,楷中带隶,章法疏朗,曾被刻入《淳化阁帖》。
《贺捷表》又称《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其内容:得知蜀将关羽兵败受伤喜讯,写的贺捷表奏,其笔势峻健,是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承前启后:上承蔡邕、刘德升,下启卫夫人、王羲之。王羲之曾临习钟繇法帖,奠定二王体系基础。
其书风影响了南朝士族书法与北朝碑刻。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褚遂良亦受其影响。
“掘墓偷艺”:钟繇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等人一起探讨书法的奥妙。传说他知道同僚、制墨高手韦诞有一本蔡邕的《蔡伯喈笔法》想借来看看,无奈韦诞不肯将书示人。张芝一直惦记,韦诞死后他竟然掘墓取书。后来他在书法界金光闪闪,韦诞必定会原谅他的打扰,不然韦诞会敲响棺材板骂他。
“云鹄游天”:梁武帝评其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可见其飘逸灵动之美。
钟繇的书法创新,使汉字摆脱了隶书程式,开启魏晋新书风,其作品至今仍是楷书学习的必修范本。
书法和其他艺术不一样,很难创新。李斯——创立小篆;蔡邕——新建隶书;钟繇——楷书鼻祖。蔡邕一直是钟繇的楷模,钟繇又常与曹操切磋技艺。
一种官用楷模正字体的诞生和推广,要有官方支持。李斯,蔡邕,钟繇都是皇帝身边的人。
钟繇在关键时刻学会选择,所以可以终老。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位置越高,人生的风险就越大。无论人生的结局怎么样,他们的书法艺术永远镌刻在历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