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关中狼藉(4k)
第八十二章 关中狼藉(4k) (第1/2页)临晋的失陷对于整个关中局势的变化是致命的。
作为冯翊郡郡治所在,临晋县的户口或许不是最多的,但它地理位置重要:河东三大渡口,风陵渡、蒲坂渡、龙门渡,若要从关中进入河东,或从河东联络关中,都必须要经临晋而过,这就导致临晋征收了这三条商路中最多的关税。在关中论富有,可谓是仅次于长安与郿县。
至齐万年攻克临晋时,这里本驻扎有三千余名郡兵,郡府内有五千套甲胄,二十五万斛豆麦,绢帛万匹,金银三千斤。由于齐万年进攻得出其不意,郡兵们尽数溃散,而府库中这些财富辎重,尽数落入齐万年之手,可谓是一朝暴富,使其顿时有了招兵买马的资本。
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临晋沦陷的过于迅速,白允战死,欧阳建逃脱后不知所踪。冯翊诸县得知消息后,没有上级的指令,多惶惑不知所以,有的弃城而逃,有的闭城自守,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
齐万年深知时间紧要,必须要在征西军司做出反应前,尽可能地攻城略地。故而他在攻克临晋后,迅速打出郝度元旗号,号召被分散关押在关中各县中的后部匈奴起事响应。
与此同时,他兵分南北西三路,北路由郝度元率领,西路由沮渠遮率领,分别去占领冯翊境内的城池,他自己则亲率南路,率众突入渭南,做出一副随时将要自渭南进攻长安的姿态。
这一计可谓是绝妙,齐万年接连攻克郑县、新丰、阴般,进驻至霸城旁的白鹿原上,此地距离长安仅有不到四十里,可谓是朝发夕至。
孙秀得知消息后,可谓是又惊又惧。他急忙派军队进驻灞水西岸,与齐万年隔河对峙,又探查对岸齐万年军的消息,可结果却是云里雾里。
齐万年在东岸多张旗鼓,又时常在白鹿原周遭迁移阵地,导致晋军的斥候探查过去,还以为每日都有乱军前来汇合。而到了夜里,只见山林间到处都是火光。原来渭南的黎民百姓,害怕打仗,大多逃进了林野,藏进山里,还有的乘船逃往河东了,各处都可以看见他们煮饭的火光。
斥候们本想进一步去查看,结果不知怎么回事,夜里突然起了一阵风,然后渭南沼泽里的水鸟受了惊,突然一群群飞了起来,那翅膀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大风巨雷一般,吓得斥候们还以为是里面藏有伏兵,立刻就逃回长安去了。
他们是这么向孙秀汇报的:“啊呀,郝度元阵地里火光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有人来投奔,可谓是漫山遍野,就连渭水上,沼泽里都有敌人,说不得有十万人呢!”
这下可吓坏了孙秀,他想起此前在稷山的大战,郝散率领的也不过是六七万人罢了,对面竟有十万!这恐怕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所以孙秀立刻对负责前线的皇甫商下令说:
“千万不可渡河啊!现在叛贼人多势众,在山野中广设埋伏,我军当以稳妥为上,坚守西岸!且等我派使者到洛阳求援,等朝廷出兵后,再开战不迟!”
说罢,他立刻派使者出城,嘱咐他千万小心,宁可走得慢一些,也一定要把消息传达到洛阳。结果没想到的是,第四天一早,使者就神色怪异地回来了。
孙秀还以为他在路上被拦住了,结果使者告知真相说:“长史,东岸大概只有万来人,所谓十万人,不过是对方的障眼法罢了。”
原来使者在路上遇到了叛军大营,他大着胆子摸黑夜查,又花了两天时间尾随,终于探清了对方的虚实,发现上了大当,这才连忙回到长安向孙秀禀告。
孙秀得知对岸不过万余人,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急忙下令给皇甫商,令他渡河猛攻,务必消灭叛军。而齐万年一得知消息,立刻拔腿就跑,再次渡河返回渭北,只留下一座空营给晋军。
渡河途中,齐万年对属下乌洛干大笑道:“哈哈,我早说过了,晋人外强中干,就像一座外表亮丽的宫殿,但你随手去看一看敲一敲,就会发现,不是这里少块砖,就是那里少片瓦,连一场小雨都遮不住啊!”
此时距离齐万年渡过渭水,已经过了一个月,他返回渭北时。南、北两路军队已经攻克了下邽、莲勺、重泉、粟邑、频阳、颌阳六县,简单来说,就是铁弗人占据了除夏阳以外的整个冯翊郡。
之所以没有攻克夏阳,是齐万年事先对郝度元有过嘱咐,他说:“夏阳的刘羡你我都认识,他在汾阴之战杀死了郝散大人,可谓是极难应付。大人前往夏阳时,若没有找到破绽,不要在夏阳空耗时日,须知成就大业,必须要拎得清轻重缓急。”
而郝度元在兵临夏阳后,见其城防严密,兵容严整,周遭百姓又遁入到坞堡中,心知不能强攻,便尝试智取。
他四处飞箭传书,联络被夏阳看押的匈奴人,试图里应外合攻破夏阳。但夏阳的匈奴人早已被刘羡分为十余队看管起来,骚动的首领也都被刘羡先一步拿下,自然无法响应。
而夏阳县内其余的胡人如贺干、斛摩等部,早已对刘羡心服口服,也没有跟随郝度元的意思。郝度元装腔作势了五六日,见县内毫无反应,又考虑到夏阳还有部分鲜卑人活动,搜刮了部分粮食马匹后,也就率军南返了。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铁弗人兵力大为增强。从出兵时的十万部众三万壮士,迅速膨胀到二十万部众五万将士,并且搜罗了大量的甲胄、粮秣。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非是要如郝散一般经关中流窜,而是任命了属于自己的官员,显然要正式在关中扎根,建立属于胡人的统治。
到这时,齐万年汇合将士,再度引兵向西,接连攻克万年、高陆,驻扎在渭水北岸,皇甫商在收复渭南诸县后,不敢盲目渡河,只好屯兵在霸城以北,再次与齐万年隔岸相望。
此时已经来到了元康六年六月,孙秀的接连失利令雍州刺史解系忍无可忍,解系再次向孙秀发难,一面向朝廷上书弹劾,一面向赵王司马伦请求移交征西军司的指挥权。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司马伦再也无法偏袒孙秀,只好同意移交解系的请求。
解系由此尽领征西军司麾下的十万大军,打算出兵讨伐齐万年。
此时整个征西军司的兵力分布是这样的:
长安城内有三万守军,由雍州刺史解系亲自指挥;
霸城以北,渭水以南有五万大军,由参军皇甫商与别驾李含共同率领;
在北地、新平两郡,各自驻扎有一万军队,分别由北地太守张损与新平太守皇甫重各自指挥。
解系经过两日商讨后,最后做出如下部署:
渭南大军仍停留在原处不动,继续牵制叛军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