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话语权
第435章 话语权 (第2/2页)刘茜茜一点没发觉,仍是睡得正香。
睡眠质量真让人羡慕。
陈麟风看了眼外面的太阳,此时正是下午3点,再来个午睡,也还不算晚。
然后就钻进被窝,搂着茜茜纤细柔软的腰,也逐渐睡去。
此后几天,陈麟风继续在家宅着,偶尔推进一下手里的事。
刘茜茜又到了上半年的营业时间,因此要时常出门去参加一些商业活动,顺便接受一下采访。
今年的大新闻几乎都集中在陈麟风身上,但他现在几乎不出门,又大多时间不怎么接采访。
因此茜茜出现在公众场合,总会有记者问到她那边去。
最近的热门话题,还是诺贝尔奖的事,这个看来要形成长久的热度了。
毕竟有可能得奖,但拒绝掉的情况。
实在帅的不像当今的国人。
但不得不说,大家就吃这个,看着就民族自信心爆棚。
再然后就是《诡秘之主》销量的事了。
华纳以及国内的相关方,已经公布了的首日首周等销售数据。
再一次破纪录的销量,让媒体和大众都有些激动。
因为到这里,大家开始逐渐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陈麟风这次的新书,有没有可能追上《哈利波特》的问题。
从趋势上来说,看着有那意思。
有媒体扒出了当年《哈利波特1》发售之初的各种数据。
说实话,两者相差仿佛。
至于质量,剧情到底哪个好看。
这就有点众说纷纭。
国外不少书迷都觉得《诡秘之主》比《哈利波特》要好的多。
不管是从剧情的成熟度还是设定的新颖程度,都要更优秀。
但国内反倒不少人认为,还是《哈利波特》更突出一些。
毕竟人家从总体数据上来说,还是遥遥领先。
而且,影视化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你一个新出的,想要对比,还差的远。
这其实就是从硬成绩上来说了,这一点确定,暂时还比不了。
关于这个话题,外网也讨论热烈。
“我觉得chen明显要更优秀,只要看过他的过往作品,就很清楚了,那多到满溢出来的才华,是jk罗琳所比不了的。”
“《哈利波特》销量5亿!”
“关键chen还有文学奖项方面的优势,《她》几乎获得绝大多数主流奖项的认可,今年拒绝诺贝尔奖一事,就是某种明证。”
“《哈利波特》销量5亿!”
“如果《诡秘之主》能取得与《哈利波特》近似的地位,再加上《无限世界》《她》等作品,陈会超过jk罗琳的。”
“《哈利波特》销量5亿!”
“你能不能不要发你那该死的5亿销量了。”
“《哈利波特》销量5亿!”
“……”
现在一切有关于此类话题的讨论,最后都敌不过一个5亿销量。
这确实是通俗文学最大的成绩和底气所在。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让《哈利波特》的粉丝,只能以硬成绩来应对,本身就代表了某种倾向。
那就是陈麟风在的横向领域确实太突出了,各个不断出新,剧情也是肉眼可见的精彩。
这一点,是《哈利波特》迷也不得不承认的。
此前《洛杉矶时报》提到了一个“JC时代”的说法。
意指21世纪的全球畅销书领域,jk罗琳和陈麟风一前一后,分别统治东西半球,又以绝对的优势压到他人。
如今是两人统治的时代,简称“JC时代”。
《时代杂志》延用了这个说法,并以某种程度上的事实认定,直接将这个说法,给确定下来。
随后,《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巴黎评论》《新法兰西评论》等世界性的文学杂志,都认可了这个说法。
不过他们比较严谨的把此说法,限制在了通俗领域。
华国的《收获》等文学期刊,也使用了这个设定。
此后,各路媒体,正式将陈麟风与jk罗琳并称。
世界进入“JC”统治的时间线。
说回到刘茜茜的采访。
媒体在问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侧面迂回,聊到这类内容,然后想知道陈麟风对此有什么看法。
问的内容,比如“你老公最近开不开心啊”“陈导怎么最近没有出来跟大家见见面”“你们夫妻平时有没有聊一些文学话题之”类的。
刘茜茜面对媒体问到此类话题,一般会比较耿直的回答。
“还好,具体的看不太出来,他这个人情绪波动比较小,一般不会突然傻乐。”
“他事情比较多,哪怕在家闲着,其实也挺忙的。”
“聊啊,不过比较少,主要是一些专业的内容我不太听得懂,一般聊历史比较多,这个我喜欢听,也能听得懂。”
记者感觉不太对,正常夫妻或者情侣,有聊历史的吗?
“你和陈导聊历史话题?”
“是呀。”
“额,都不知道你还喜欢历史。”
刘茜茜奇怪的看了眼对方,这是新手来的吧。
这些年接受采访,她都说过好多次了。
不过她性子到底属于比较好的类型,因此就顺着记者的话继续聊。
“以前不太喜欢,后来小风给我推荐了几本书,看完之后,就慢慢喜欢看了。”
“没有,不是特别专业的那类,算是科普类读物,专业的我看不来,小风喜欢看。”
说到这里,她突然想到了前几天刚看完《晓说》,本想着跟小风吐槽,结果后来睡着的事。
如今聊到了,她也就顺嘴吐槽道,“我最近看到一个聊天的节目,本来我以为是知识科普性质的,开始几集,聊的一些我不太懂的内容,听着还挺真的。
结果聊到了历史,我一听明朝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都来了,这……感觉还是多查查资料再说比较好。”
记者初听也觉得离谱,附和道,“是嘛,这水平都能出来讲课了。”
两人都没太当回事。
但采访视频在网上放出来之后,网友们就开始好奇。
这说的是那档节目啊。
茜茜这种平时几乎告别知识的(安茜带来的印象),都能来吐槽了?
网友毕竟神通广大,很快查了出来。
是矮大紧3月左右新出的一个聊天节目《晓说》里的内容,最近出的一期里,是这么说的。
三无的说法确实有够离谱,网友里还是有不少懂的,纷纷吐槽。
不过大家只是当个谈资、笑话,说说也就过去了。
但有好事者,把刘茜茜的评论给做成图,配上文字,在微博@矮大紧。
“你水平暴露了,被刘茜茜吐槽呢。”
矮大紧一看,立马就不满了。
然后当场拍了桌子,“你什么学历,也敢质疑我?尤其还是个戏子!”
他随即在微博回复,“还是先弄懂二十四史几个月能看完,再来说历史的事吧。”
矮大紧自觉自己这条微博发的体面,不仅嘲讽了对面,还用了著名的网络梗,舒服。
这条微博下面,一开始的评论也是觉得回击的好。
矮大紧也是有粉丝的,不管是当初写《同桌的你》,还是最近新开《晓说》,都能积累一些粉丝。
尤其是最近《晓说》播了之后,粉丝数量大涨。
他们中,不少还是觉得刘茜茜话说的有问题的。
毕竟矮大紧在讲到观众不熟悉的内容时,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还是很能唬人的。
但很快,有人就指出,用“二十四史”这个梗,是不是不太好。
这本来是人家演的一个电视剧人物,根本不是现实中的事。
矮大紧一直看着微博的后续回复。
也看到了这一条评论。
他倒是才知道,原来这个梗是出自刘茜茜的角色。
“不过这样更好。”
矮大紧觉得自己刚发的微博简直是绝,这还一语双关了呢。
天天住在网上的人多了去了。
很快就有人把矮大紧回复的内容发到了刘茜茜的微博和贴吧。
这里可都是天仙粉的聚集地,说是大本营也不为过。
很多年轻的粉丝,当即就回骂过去。
然后和矮大紧的粉丝产生了一些冲突。
老粉可不一样,他们经历过当年的事,尤其知道一些东西。
“有点可笑了,我家茜茜真的看过二十四史,人真的知道看完需要多长时间!@矮大紧”
有人不信,这位老粉随后发了一系列图片,都是当年博客的截图。
当年《星你》开播之后,这个‘二十四史’成了名梗。
刘茜茜为了摆脱安茜的形象,真的去看了二十四史(翻译版)。
并且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时在“安茜”博客下,发读书记录。
这段故事,如今的网友不一定知道,老网友,尤其是老粉,不少是知道的。
当初《星你》那么火,“安茜”的博客,一度是博客顶流的代名词。
因此知道这个的还真不少。
这下,矮大紧反而有要变笑话的趋势。
但矮大紧还是很懂如何转进的,他紧接着又发了条微博。
“就算看了点历史书,就敢说自己有多懂吗?一个演员,最好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别总掺和别的事。”
这种死鸭子嘴硬的态度,很快惹恼了刘茜茜的粉丝。
“你有什么资格质疑别人的本职工作?”
“人家影后、视后都拿了,出演的电视剧电影,有太多经典作品,你一个只有一个出圈歌曲的三流音乐人,也配来说这个?”
“说别人的时候,最好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
“……”
矮大紧这边当公知多年,也是有不少粉丝的。
双方开始你来我往。
火药味逐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