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六百四十七章 状元因何名

第六百四十七章 状元因何名

第六百四十七章 状元因何名 (第2/2页)

郭佑昌身为礼部尚书,精通科举抡才之法,更深知朝政平衡之道。
  
  方才王士伦和陈默慷慨陈词,言语细密,说道透彻,归根结底只在于一点,贾琮能否点为状元!
  
  王士伦谏言嘉昭帝,按点选林兆和之法,选会试榜单前列之中,出身平庶而才华卓绝者为状元,以收天下士民人心。
  
  陈默谏言嘉昭帝,守科举抡才真谛,唯才高低,遴选状元,林兆和已去,无人可比贾琮才华,应点为状元。
  
  郭佑昌看到嘉昭帝看向自己的目光,心中微微苦笑,自己似乎经常会陷入这种境况……
  
  贾琮为今科会元,才华高绝,不容置疑。
  
  况且他和郭佑昌关系密切,被郭佑昌点为雍州院试案首,郭佑昌是贾琮的科场座师,而贾琮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弟子。
  
  但以私心杂念而论,郭佑昌希望贾琮能登状元之位,拥有一个连中三元的门生,千载难逢的荣耀,甚至要被载入史册。
  
  后人追述根源,多半会知道,是他郭佑昌在贾琮微末之时,就能慧眼识珠,点为院试案首,以至以后其连中数元……
  
  这等光彩传奇之事,即便文官魁首之人,也都会趋之若鹜,郭佑昌自然也不能免俗。
  
  但正因他和贾琮的密切关系,就不得不有所避讳,就像之前他因贾琮之故,退出了春闱主考官遴选之列。
  
  ……
  
  而且,让郭佑昌心有所思,还有另外一件事。
  
  城外工部火器工坊,近日被增兵把守,工坊内外愈发森严,旁人不知就里。
  
  虽火器工坊研制火器之事,皆为军国要秘,外人极难探知。
  
  但圣上突然御驾出宫,率领大批禁军,亲临火器工坊,却根本瞒不住人。
  
  而且,圣上返回宫中之后,即刻下旨,加封贾琮为从四品信武将军,十分引人瞩目。
  
  以往工坊研发之火器,在辽东战场上大显神威,众人皆知。
  
  所以事情并不难推测,必是贾琮研制出犀利火器,使得嘉昭帝御驾亲临,并且因功封赏。
  
  之后宫中颁下秘旨,工部、户部、兵部都因之而动,行事细密,据说还在各地遴选工匠。
  
  郭佑昌是久经官场之人,经验见识老道,他不用刻意打探。
  
  便能猜到贾琮新造之物,必定是惊人的军国神器,圣上因此要有大动作。
  
  一个少年勋贵,身负大周军国要秘,只怕用不了几年,他就在大周武勋之中,就会变得举足轻重,难以忽视。
  
  圣上真的希望这样的人物,在武勋注定显赫的同时,还登上文勋荣耀的巅峰?
  
  所以,郭佑昌的内心,倾向于陈默的主张。
  
  但不管回避嫌疑,还是辨析形势,都不得不站在王士伦一边。
  
  他只是略微思索,说道:“启禀圣上,陈大人所言科举之事,唯才而论,虽然自有道理。
  
  但今时不同往年,春闱波折不断,舞弊之事丛生,朝廷颜面有损,科举清明蒙尘,士民议论纷纷,世道人心不稳。
  
  眼下境况,不可忽视,整肃风议,安抚导引,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此番重点状元,既要论才量名,更要平顺人心,所选之人,不偏不倚,不生非议,以收天下士民之心,再振科举清正之名。
  
  臣之谏言,与王大人殊途同归,臣附议……
  
  这一番商榷,三位文官翘楚,各抒己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嘉昭帝居中倾听,思虑筹谋左右平衡。
  
  侍立在侧的郭霖,听得晕头转向,心中不禁感叹,这些文官个个都十八个心眼子,着实分不出哪句是真心的。
  
  时间过去许久,嘉昭帝才听取众议,提起朱笔勾划一甲之名,并让郭佑昌当庭拟写诏书,并传钦天监择取开榜之日。
  
  当三名官员看到最终一甲排序,王士伦不动声色,陈默双目微阖,郭佑昌如释重负……
  
  这份重点殿试榜单,在嘉昭帝和三位高官眼中,考虑的是朝野大局、名望权衡、士民人心等大事。
  
  但因此引出的纠结和牵扯,又岂止是这些……
  
  ……
  
  伯爵府,迎春院。
  
  院落之外,水榭曲廊,小亭轩然,棋坪幽幽,微风细细。
  
  贾琮和迎春相对而坐,敲棋声声悦耳。
  
  清风吹过,迎春裙倨拂动,秀发微扬,风姿嫣然。
  
  黛玉和湘云、岫烟等姊妹,坐于亭外游廊上闲聊,笑语清音,温婉怡然。
  
  廊下水榭,阳光正好,鸳鸯浮游,禽羽绚丽,美不胜收。
  
  贾琮落下一子,看了眼亭外闲聊的姊妹,问道:“二姐姐,三妹妹昨日去东路院,午后也不见回来,有没让人传话过来?”
  
  迎春接上一子,笑道:“我就知道,探春妹妹昨夜未归,你必定要念叨的,其实她回东路院,还和琮弟有些关系。”
  
  贾琮神情奇怪,说道:“怎么和我有关系,三妹妹虽在东府住着,不过念着老爷的孝道,隔段时间就回去住二日。
  
  这次回去竟不是了,到底是什么缘故?”
  
  迎春说道:“琮弟忙着上衙,每日早出晚归,府上的事情,也不太清楚。
  
  最近东路院那里热闹起来,不少朝官上门拜会二老爷,有些是二老爷相熟同僚故旧,有些却是拐弯请托找上门的。
  
  据说最近科举舞弊案事发,牵扯许多官员,重则丢官罢职,轻者被吏部降职外调。
  
  如今这些官都到处找人脉路子,好为自己仕途前程开脱,他们来拜访二老爷,就是这种缘故。”
  
  贾琮心中古怪,贾政做的是富贵官,前些年靠着祖荫人脉,还能帮人引荐谋官。
  
  但贾家形势大变,二房已旁落为偏支,这样的事只怕也难做了。
  
  更何况舞弊案众目睽睽,想为这些犯事官员开脱,可不是容易之事。
  
  以贾政目前官职和情形,哪里能办得了这样的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官员找上门。
  
  但是他只略微思索,就猜到一些根由……
  
  迎春见贾琮神色,微笑说道:“琮弟一向聪明,必定猜到原因,他们来找二老爷,不过是醉翁之意。
  
  他们都知琮弟如今得圣上器重,在宫中能说上话。
  
  但琮弟日常除了上衙,极少交际游宴,也从不见生客,他们和琮弟没有交情。
  
  于是便找上二老爷,都中谁人不知,琮弟从小在二房长大。
  
  探春妹妹去西府走动,听到这些风声,心中有些担心。
  
  琮弟是今科贡士,如今皇榜未张,如何能沾惹这些事情,所以为你过去做探马先锋呢。”
  
  贾琮笑道:“原来如此,三妹妹多虑了,科举舞弊案兹事体大,我怎么会不知轻重,绝对不会去招惹的。”
  
  迎春说道:“我们都知道琮弟为人谨慎,自然是不会担心的。
  
  听说这些官员上门,为了游说之便,还带了女眷携礼,以示两家交好,二太太必定待客其中……”
  
  迎春说到这里,贾琮便明白其中意思,更知探春赶去东路院的原因。
  
  如今贾家二房旁落,王夫人难忘昔日权柄,一心想着让二房出头风光。
  
  万一她被那些官员女眷蛊惑,竟劝着贾政参与斡旋此事,贾琮当然不会接招。
  
  但传了话头风声出来,可是会给贾政招来祸事。
  
  探春为人精明,又是深知嫡母脾性做派,这才会匆匆赶去东路院。
  
  贾琮想到这里,手中的棋子都忘了落下,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也不知东路院那里,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