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大决战三
第504章 大决战三 (第2/2页)桂林一战,火箭都扔给了炮灰,还真没让八旗兵感受一下火箭的威力,所以这一次高衡决定把火箭先收起来,让满蒙八旗好好领教一下火箭的威力。
“前进!”咚咚咚,激烈的鼓点声响起,这是进攻的信号,兴华军将士们踩着鼓点开始一线平推。这种阵型看起来很简单,如果是放在冷兵器军队当中确实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如果是全火器化的热兵器军队,这种阵型的威力就相当恐怖了。可以说是直接把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的老禁卫军给直接平移到了十七世纪中叶的战场上,这对任何一个军事集团都是代差打击。
火铳兵一线平推,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攻击前进,也可以就地转入防御,这么厚的火铳阵型,对方要想打进来,要不就用人命去填他们的火力网。要不就用火炮想办法轰开步兵大阵,但问题是,用人命填,清军准备好全军覆没了吗?用火炮轰,难道他们当后面的炮兵军是摆设吗?
咔咔咔,整齐的脚步声响起,扛着火铳的兴华军稳步推进,那边清军的炮灰部队也开始逐渐加速,两军距离在飞速缩短。
“皇上,他们会不会还用那种火箭来打击我们的步兵?”清军本阵,遏必隆问多尔衮道。说实话,上次的火箭攻势着实让所有人开了眼,兴华军竟然能搞出这么强大的火器。
多尔衮道:“朕倒是觉得,他们的火箭应该用完了。你想想,上次桂林一战,他们打了一波火箭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了,包括我们后续的满蒙骑兵杀上去,他们也没有使用,这么好的杀伤有生力量的机会高衡为什么要错过?他不是一天到晚将杀伤有生力量挂在嘴边吗?所以朕估计,这种火器应当是用完了,毕竟这玩意放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制作起来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吧?”
遏必隆点点头,“桂林一战,奴才观对方的火箭,少说上万颗,这估计是他们多年的存货,如果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造出上万颗,恐怕确实不太可能,也许是奴才多虑了。”
多尔衮摆摆手道:“多虑不多虑,打起来就知道,我们这么多炮灰,就是来消耗他们火力的,且看高衡这家伙如何应对吧。”
兴华军这边,高衡抬起了右手,当敌军进入四里的时候,就是兴华军炮兵的最佳射程。事实上,吴荣等人已经从千里镜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他们的炮兵这次好像隐藏的更深了。按照以往的套路,清军的炮兵往往会跟在炮灰后面发动进攻,目的很简单,就是用炮灰掩护自己进入射程,然后跟兴华军的火炮对轰,但是这一次,炮灰部队的后面好像没有跟着炮兵,这倒是有些奇怪。
原来,这次清军也改变了战法,战争永远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多尔衮也要改变战术,淮河被封堵之后,清军干脆就地取材,砍伐树木打造了大量的盾车。只不过,这些盾车没有用在炮灰之中,而是全部应用在了火炮部队之中。六十万清军,除掉被兴华军摧毁的还有丢弃的、损坏的火炮,各式火炮还有上千门,当然,这不包括北洋新军的神武大炮。
但即便如此,上千门制式火炮也是非常恐怖的力量了。多尔衮不指望这些火炮和炮手能活着下战场,但是不管怎么样,哪怕是自己被打爆了,也要想办法干掉一个敌军,最好是能抵近射击,换取跟兴华军炮兵极限一换一的机会。
所以此次,清军也分梯次出击,并且因为是决战,连驮马和部分战马也都可以抽调出来另做他用。多尔衮的战术很刁钻,想让三十几万炮灰冲上去,吸引兴华军火力。炮兵在后方待命,等前面打起来了,炮兵在盾车的掩护下立刻出击,并且火炮由战马和驮马牵引,以达到提速的目的。
如此一来,清军的战术就变成了,当兴华军火力被炮灰全部吸引之后,清军炮兵再通过马力拉动,迅速出动,在短时间内展开队形,布置阵地,并且借助盾车的掩护,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生存几率。而且清军当中也不是没有火器高手,在曹振彦的指导下,多尔衮也开始使用超越射击的概念,当然,曹振彦并不知道这种方法叫做超越射击,但毕竟是这个时代的火器大师,在很多事情上,属于一点就通。
曹振彦的策略是,清军抓紧时间修建了几座木制高台,实际上就是砍了几棵参天大树,然后在树顶设立一个平台,上面可以容纳一到两名士兵。平日里高台平放在地上,这样站在兴华军的视角,他们看不见,等到作战的时候,将高台临时竖起,形成瞭望哨。然后挑选几个北洋新军的炮兵高手在上面进行观测。
前方的制式火炮以盾车作为掩护,盾车就相当于是山峰,火炮躲在后面,以仰角进行抛射,炮兵不参与直瞄,而是由瞭望台上的北洋新军炮手来指挥。这就形成了跟兴华军在桂林一战使用超越射击的方法。
这个计策的刁钻之处在于,反正多尔衮也不珍惜这些火炮和炮手,哪怕是二里的距离内,遭受兴华军猛烈的炮火覆盖,也在所不惜,哪怕是一千门火炮连同几百个盾车全完了,只要能换掉兴华军几百门火炮,那也是物超所值。要知道,兴华军火炮也只有一千多门,要是被干掉几百门,炮兵军的威力将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