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橘青登要造反?【4500】
第107章 橘青登要造反?【4500】 (第1/2页)元治元年(1864),12月28日——
再过两日便是大年三十。
新年的到来稍微冲淡了战争的阴霾。
喜庆的氛围逐渐取代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随着外出避灾的百姓们的陆续归来,烟火气重新降临在这座满目疮痍的城町。
商铺陆陆续续地开张。
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
市集里的吆喝声一阵高过一阵。
镜饼、屠苏酒等过年必备的饮食被摆上货架。
稍有财力的家庭纷纷在自家门前摆上门松、注连饰,令人直观地感受到新年的到来。
“年味”在弥漫,一切似乎都在回到正轨。
相比起前阵子的喊杀震天、血流漂橹的场面,当真是恍若隔世。
近日以来,唯一值得一提的大事,大概便是天皇宣告改元。
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各式各样的大事件接踵而来,令人喘不过气来,以致于让人都快忘记“池田屋之变”、“京都夏之阵”、“长州征伐”、“第二次关原合战”、“江户笼城战”这一连串大事件,都发生在短短数月之内!
从夏天至冬天……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天下局势几经更变。
回望前不久的夏季,屡战屡败的长州已是奄奄一息。
是时,天下人都觉得长州完蛋了,不再具有争夺天下的能力与资格。
可到了冬天,长州竟联合法诛党,发动漂亮的反击,将幕府逼至绝境!
他们虽未成功攻陷江户,但他们确实是重创了幕府,逆转了原本必死的局面,将死棋给走活了!
紧接着,征长前线的诸藩的落井下石,给幕府的“伤口”撒了一把盐。
各方势力打了大半年,又回到原点——天下局势扑朔迷离,不知鹿死谁手!
如此戏剧性的事态变化,既残酷,又隐隐透出几分黑色幽默。
朝廷有感于今年是个多事之年,为讨个好兆头,故决定在过完新年后,放弃现有的年号“元治”,改元“庆应”。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值得一提的大事了。
江户的士民们都在为重建城町、欢度新年而奔走忙碌。
一切温和,一切平静。
……
……
日本桥,某处——
“小孩!走开!我这儿只要成年人!”
“我、我的力气不输成年人!求求你了!让我跟着你干活吧!”
“我还缺三个人!再来三个人!”
“我我我!选我!瞧呀!看看我这身板!我的力气可大了!”
“我不挑活儿!不管是筛沙子还是扛木头,我都能干!”
“嗯?你是武士?我们这儿不要武士!”
“武、武士就不能来搬木头吗?”
“想来搬木头的话,就先把你腰间的那家伙给解了!佩着把刀还怎么干活!”
“身为堂堂武士,岂能不佩刀!”
“不愿解刀的话就走开!去找别家去!”
……
此时此刻,无数工头在日本桥招揽苦力。
因为是“五街道”的起点,所以来江户打工、找营生的年轻人们,都会先在日本桥落脚。
正因如此,急缺劳力的工头们都盯上这片比肩叠迹的土地。
他们站在显眼的地方,朗声宣布自己要多少人、有什么限制,然后从蜂拥而至的人群里挑出看中的人。
在招够人手后,就直接带着新招募的劳力直奔工地,开始干活。
惨烈的战争给江户带来深远的伤害。
法奇联军的炮火摧毁了江户四成以上的地面建筑。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到处都是亟待修复的建筑、道路。
到处都是等着动工的工地。
到处都是商机!
沉寂许久的土木业重新红火起来。
江户的各家工头集体出动,接下一个个大单。
这“蛋糕”是如此诱人,以致于连外地的工头们也被吸引了。
外地的工头们相互联合,集合了一大批人手——这些家伙的身上大多是纹龙画凤的——气势汹汹地涌向江户,誓要分一杯羹。
凡是能干工程的人,都不会是什么善茬——这条真理,放至古今中外皆准。
不出意料,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连江户奉行所都惊动了。
奉行所派出大量差吏,制止斗争,并且居中斡旋,才终于把这骚乱弹压下去。
最终结果是,外地工头被悉数驱逐,江户本地的工头们得以独吞“战后重建”这块营养丰富的大蛋糕。
此等结果,实不为奇。
异乡人斗不过地头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管怎样,江户的“战后重建”总算是提上日程,并且迅速动工。
霎时,一个个工地崛地而起。
“哗哗啦啦”的筛沙声、“乒乒乓乓”的磕碰声、“叮叮咚咚”的挥锤声……工地专有的各类声响,此起彼伏。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总能促进当地的经济。
多亏了这些工人的卖力劳作,江户的民生得以快速恢复。
大量商家发现这宝贵的商机,争相恐后地奔向各个工地,摆下一座座饮食摊,专门赚工人们的钱。
就连一些平常不做生意的本分人,也纷纷挑起扁担,向工人们兜售茶水、糯米团子等简单的饮食。
有道是“食、色,性也”,所以不仅是餐饮业,就连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子们,也盯上这些工人的钱包。
“他们今天就要发工钱了,都打起精神来。”——最近总能在夜莺们的口中听见这样的话语。
【注·夜莺:在街头揽客的廉价娼妓,大多在本所、鲛河桥、浅草堂前出没。】
这一幕幕场景,恍若“明历重建”的重演。
在“振袖火势”烧毁三分之二的江户后,幕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明历重建”。
此次重建的影响是那般深远,可谓是影响了江户的方方面面。
不夸张的说,其影响力直至现在都没有消除。
在修复建筑的同时,幕府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做出大的调整,营建大量的专门用于防火的宽广道路,即广小路。
多亏了这一系列高明的新布局,江户从此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火灾,使江户的士民们得以远离祝融之威。
“明历重建”还让江户人拥有了更加健康、完善的饮食习惯。
为了适应繁重的土木作业,工人们自然是吃得更多、更好,这直接促进了江户饮食业的发展。
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食物、餐厅,都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
不仅如此,江户人的饮食习惯亦发生巨大的改变,从原先的“一日两餐”变为如今常见的“一日三餐”。
从结果来看,“明历重建”不仅让江户获得新生,同时也让江户的士民们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明历重建”这个鲜明例子做参考,故而有许多江户人乐观地想着:这次的战争,说不定能成为江户的又一次“新生”的契机!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