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他们居然能还击!
第六百八十五章:他们居然能还击! (第1/2页)克库迪抓起刻有梁州光学铭文的双筒望远镜,环视四周,在一望无际的山丘草浪之间搜寻猎物。
“中校,让我也瞅瞅,看看你的宝贝呗。”一名穿着蓝绿色骑兵罩衣的军士长凑了上来,腼腆着脸央求道,“这千里镜可是稀罕玩意儿,在大清那会儿听说只有镇协以上的大官儿才有,还是单筒的!”
在西军的编制中,营长按照常例是少校军衔,但索伦营作为一个加强骑兵营,最高军事主官的军衔为中校。
“这算啥宝贝,大野牛手里头的望远镜才稀罕呢,那斯向我吹嘘他的望远镜是法国货,不仅看得远,也看得更清楚。”想到大野牛装备的进口双筒望远镜,克库迪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19世纪中叶,光学领域的翘楚是法国和普鲁士,这一时期法国具有代表性的光学公司是路易斯·文森特,巴黎光学协会,以及舍内,普鲁士的则是蔡司和埃米尔·布施。
至于美利坚的光学工业水平,能造望远镜,但只能造一点点,性价比很低。
因此在内战期间,南军和北军采购的光学器材,诸如望远镜,测距仪,炮兵观察镜等,大部分都来自法国,少部分来自普鲁士和瑞士。
美洲最先进的光学公司为梁州光学,靠着军方的订单存活了下来,能生产中低端的望远镜,其所产的望远镜质量中规中矩,只能说够用,但说不上好用。
不过美洲共和国国防军会给副连以上的军事主官以及炮兵组的炮长配发国产望远镜,给上校级别及以上的高级军官配发进口的法国望远镜。
由于美洲共和国国防军的军官普遍薪水比较高,五六十美元一副的进口望远镜对他们来说不是太大的负担,因此不少少校,中校,甚至是上尉也舍得自费购买进口望远镜。
但刚刚加入美洲共和国国防军不久的克库迪显然不在此列,只能使用部队配发的国产望远镜。
“大野牛在吹牛吗?还是真的看得更清楚?”
“真的。”克库迪不耐烦道,“等老子立了功,也买个进口的法兰西千里镜耍耍。”
忽地,镜片里闪过几簇不自然的金属反光,这几簇金属反光登时让克库迪来了精神。
克库迪鼻息凝神,细看之下在随风翻涌的草浪中发现了数十道蓝灰色的身影和马头。
“北军!北军!”
两年没上过战场的克库迪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了起来,他一直对京师一战败于洋人骑兵耿耿于怀。
副营长王满仓循着克库迪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发现一群蓝制服正猫腰沿着铁路路基旁的草丛移动,一辆篷车在翻滚的草浪中时隐时现。
王满仓不是索伦人,是加利福尼亚步兵团时期的老骑兵,后来担任训练索伦营的教官兼翻译。索伦营完成整编后,王满仓直接留在了索伦营担任副营长。
王满仓吐出嚼得稀烂的烟叶,露出被尼古丁染黑的牙床:“狗娘养的北佬又在刨咱们的铁路!北佬给篷车的车轱辘裹了毛毡,想学印第安人搞偷袭呢。”
“干他们!”
克库迪学着王满仓啐了口嚼烟,黄板牙缝里渗出的汁液把他不是很浓密的胡须黏成绺。他胯下那匹枣红色骟马不烦躁地刨着蹄子,铁掌磕在露出地表的石灰岩上几乎要迸出火星子来。
克库迪用膝盖夹紧马腹,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火山石连发步枪上的铜制扳机护圈,似乎下一秒就要冲出去和人数数倍于己的北军战个痛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