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梦中
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梦中 (第1/2页)院内。
王安石听到这里,对老仆道:“沽一壶酒来!”
老仆闻之讶异。
旋即立即往不远村落去买酒。
王安石道:“老夫虽不饮酒,但今日贵客登门。”
章越道:“多谢荆公。”
王安石反复看着密陀僧道:“还是建公有想法。”
章越道:“荆公,这只是草案,能不能成还是两说。且不说从泉州到倭国路途遥远,而且倭国也未必允许。”
“倭国”
王安石点点头道:“但多少是个想法,财取自天地,也可取之四方。”
章越道:“荆公所言极是,商贸之利,方为久久之利。”
“本朝主要的贸易之路有三条,一条是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其实丝绸只是一个称谓,称之黄金,白银都可。”
“一条是海上向北向东,往倭国贸易或从陆上与契丹,女真的贸易。”
“一条是海上往南至西南身毒的贸易。”
“这其实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面。”
王安石徐徐点头。章越道:“国家的本质就是暴力和经济。”
“对本朝而言,譬如以占领熙河为例,看似获得了广袤的土地,但常年累月易入不敷出,不过以贸易利之就不同了。”
“否则靡费甚巨,犹若负山而行,岁岁难继。”
边疆的地方统治成本很高,经常还是负数。好比每个月都要还房贷那种。
章越言毕,拾起酒盏轻啜一口。
此时暮色渐沉,半山园内竹影婆娑,王安石抚须沉吟,良久方道:“建公所言,老夫仍有一虑,从古至今积攒了大量财富的商人,多以钱财收买名望,最后染指权力。”
“一旦放任百姓商人逐利,则败坏了国家的风气,丧尽了读书人的志气。”
“风俗变于前,则法度变于后,此不可不鉴。”
章越道:“荆公,只有阶层的上下流动,方乃真正的革礼易俗,否则就是缘木求鱼。”
王安石目光一凝似欲反驳,但旋即散去终归于沉默,章越知道又没有说动对方。
无论是之前渐进式变法,还是现在通商惠工的主张,王安石都没有赞同,真不愧是拗相公。
自己一口老血都要吐出。
章越心道,王安石如此固执,一点情理都说不通,自己要破局何其难也!
章越心下暗叹,王安石转而提及另一桩棘手之事道:“那阿里骨如何?”
章越默然片刻后道:“阿里骨在攻取了党项的沙洲,瓜洲后,野心逐步膨胀。原来还是听调不听宣,如今已是不听调不听宣。”
“之前官家三度请阿里骨入京都被拒绝。”
王安石略有所思。
章越与王安石没有全盘道出。
自己刚离京不久,已经有人指责章越,为何让阿里骨摆脱宋朝统治,在边境自大,最后落得养虎为患的局面。致使党项未平,又来一个新患。
当初为了扶植阿里骨,朝廷所费不少于百万贯,却为什么没有留下制衡阿里骨的手段。
对此章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阿里骨的全部家小,以及他心腹党羽的部分家小如今都留在汴京城中,但阿里骨野心逐渐膨胀,又有什么办法。
羁縻之策,本非中央直辖之制。
甚至有的官员开始调查当初章越是否有给阿里骨输送利益之事,对此已是追究到了陈睦和王厚的头上。
这是一个颇为危险的信号。
章越是没收钱财,但难保下面的人没收。
章越知道必是蔡确党羽所为。
所谓人走茶凉,一点不虚。
不久酒水端上,章越捧盏,王安石以茶水替代之。
二人举杯畅饮,章越与王安石对饮了三盏。
章越笑道:“虽是村酿,确实味道不减。”
王安石道:“老夫素不知此味,建公喜欢就好。”
章越遍目看去,这半山园虽好,但听说王安石已是决定将此宅子捐出。
官家听说王安石罢相后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大为吃惊,还专门派人赐王安石五十贯,但被王安石拒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