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声名鹊起,贤才来投
第六章 声名鹊起,贤才来投 (第1/2页)暮色里的槐树簌簌抖落火星,江瑶攥着尚有余温的铜印,看见最后一只灰雀掠过晚霞时,银环折射的光斑恰好落在江宇眉骨。
少年正用染血的衣襟裹住伤员断臂,暗红血渍在粗麻布上洇出半阙残月。
“东南三十里...“江瑶刚要开口,远处突然传来辚辚车声。
七辆桐木马车碾着焦土驶入村口,车辕上悬着的琉璃灯晃出“百草“二字。
打头的青衫文士不等停稳便滚下车来,捧着竹筒朝火堆奔去:“诸位莫饮井水!
今晨败军溃逃时往上游投了腐鼠!“
陈秀才的朱砂碗再次翻倒,这回泼湿了张虎刚抢来的皮甲。
江宇接过竹筒时指尖掠过文士虎口处的墨梅刺青——那是江南药商世家的标记。
他不动声色地将铜印抛给李青山:“带这位先生去西厢房,用温泉眼新引的活水煮茶。“
当第十八个投奔者在北斗初现时叩响柴门,江宇正用银针挑开鸽笼暗格。
三粒刻着凤纹的金丹滚落草席,江瑶捻起其中一枚对着火光细看:“这是扬州节度使府邸的消暑丹,怎会藏在信鸽机关里?“
“所以那位药商来得蹊跷。“江宇忽然握住她悬在半空的手腕,指尖点在丹药凹痕处,“看这齿印,是灰雀嗑过的。
今早那些脚系银环的飞鸟...“话未说完,门外传来陈秀才的惊呼。
两人冲出去时,只见二十余匠人正在空地上架起锻铁炉,淬火的水槽里赫然沉着王县令的鎏金车轭。
篝火噼啪炸开星子时,江宇敲了敲新铸的剑坯:“陈先生怎么看这些'及时雨'?“
“铁匠带着淬火油,药师揣着解毒散...“陈秀才往炭堆里埋了两颗板栗,“倒像早知我们要经历血战。“他突然用火钳夹起烧红的烙铁,在县令官印背面烫出焦痕:“主公不妨将计就计,今夜就让李青山带人把温泉驿站的牌匾换成'御史行辕'。“
破晓时分,江瑶在蒸腾的硫磺雾气里数到第九辆马车。
来客中既有背负算盘的漕帮账房,也有袖藏机关图的墨家弟子。
当她看见有人卸下车厢里鎏金错银的浴桶时,终于忍不住拽了拽江宇的箭袖:“你早知道这些权贵的眼线会来?“
“王县令的请柬总要有人送。“江宇突然伸手拂去她鬓角的硫磺结晶,指节擦过耳垂时带起一阵颤栗。
少女没注意自己的银针盒已被换成檀木雕花的,更没发现盒底压着片绘有龙鳞纹的砭石。
暮色再临时,江瑶在晾晒药草时嗅到特殊气息。
循着当归混着硝石的味道,她撞见三个新来的“铁匠“正在地窖争执。
其中一人从怀中掏出的,分明是印着虎纹的兵符残片。
“江姑娘来得正好。“江宇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他手中端着的药碗腾起热气,“陈先生改良的避瘴汤,要不要尝尝?“瓷碗相碰的脆响中,地窖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声。
江瑶低头啜饮时,瞥见江宇皂靴上沾着新鲜的血迹,混着某种西域香料的味道。
当北斗七星挂上老槐枝头时,江宇在温泉眼旁找到了江瑶。
少女正将染血的银针浸入硫磺泉眼,雾气氤氲中,她腕间的苎麻绳不知何时换成了缀有玉珠的红线。
“这是用今日第十七个探子的发带编的。“江宇笑着晃了晃手腕,露出同样材质的绳结,“陈先生正在教张虎辨识各州密探的香囊配方...“话音未落,东南方突然升起三道青烟,在空中扭结成鸾鸟形状。
江瑶感觉掌心被塞入冰凉之物,展开时却是半枚带着牙印的凤纹金丹。
温泉水的咕咚声忽然变得粘稠,江宇望着雾气中若隐若现的龙鳞云,将少女指尖的丹药捏成金粉:“明日该有贵客到了。“他的叹息散在硫磺气息里,惊起芦苇丛中三只灰雀,鸟爪上的银环这次系的是玄色丝绦。
晨雾还未散尽,江宇已经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上。
他望着下方往来如织的人群——漕帮账房正指挥壮丁将运来的铁木锯成七尺长板,墨家弟子用墨斗在木板上弹出一道道朱砂线,每处标记都对应着可以发射毒针的暗格。
“主公,东南角的瞭望塔要改成八角形?“背着青铜算盘的漕帮青年仰头问道,算珠碰撞声惊飞了枝头的灰雀。
江宇跃下树干时顺势拂过对方算盘,指尖沾了点泛着青光的铁屑:“按陈先生昨夜演算的九宫方位,塔楼每面开三个菱形箭孔。“他说话时目光扫过青年衣襟处的油渍,那是专门用来保养机关齿轮的西域松脂。
村西忽然传来争执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