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古怪的现场
第二十八章 古怪的现场 (第2/2页)黎族人,起义军首领符南蛇的传人或隔代传人,安南王子替身那英的亲人或挚友,消息灵通,耳目众多,心狠手辣,胆大包天。
拥有这些特性的人,才能先将逃跑的郑五三人截住,杀死后抛尸府衙,第一次留下“血图腾”示威,又把初到海南的巡按御史吴麟掳走,第二次留下“血图腾”威胁,传来血手印,逼迫衙门杀死关押在牢房内的其他安南犯人。
如此行径,不仅是为那英报仇,更透出一股对朝廷的仇视与挑衅。
‘这样的人,会舍近求远,宁可去后厨取鸡血,也不用人血么?如果要留吴麟一命,是因为这位身份尊贵,可以用来要挟官府,外间的书童也可以打晕后放血,甚至凶横之辈,用自己的血在墙上涂抹,那才叫煞气腾腾!’
‘现在用了鸡血,血图腾画得也是急不可耐,好似一个担惊受怕的小贼……’
‘胆小的模仿犯么?可敢绑走一省巡按御史的,又岂会胆小?’
海玥觉得十分古怪,沉吟片刻,看向林小六:“昨晚案发以来,现场就被衙门接管,旁人不得靠近?”
林小六拍了拍胸脯:“之前快班都在这呢,不少人围着瞧热闹,俺们一个都没让接近。”
海玥继续问道:“现在驿馆就剩下你们了?”
王玉辉苦声道:“厨子、小厮被吓得不轻,都被放回去了,本官责无旁贷,留在这里看守。”
“黎人嚣张,怪不得王驿丞。”
林小六安慰一句,又指了指后门:“大伙儿都散去找黎贼了,驿馆留下了四个捕快,后门也有两个兄弟看守的。”
海玥看着外面,天色已是暗了,开口道:“王驿丞回家去吧,你在这里于事无补,倒是现场越少人出入越好。”
王玉辉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担心地道:“那府衙……”
海玥道:“邵推官授我文书,这点主还是能做的。”
王玉辉如蒙大赦,拱手行礼:“多谢多谢,还望海小相公早早拿了黎贼,还我琼山一片太平!”
驿丞离开后,海玥与林小六下到一楼,再度问道:“你们今晚都不准备离开?”
林小六叹了口气:“邵推官下令,让俺们轮班职守,墙上画着的血图腾是罪证,来日按察司衙门有人来,也好交代。”
“我有一个想法……”
海玥低声说了一番话。
林小六听完,有些茫然:“为何要这么做?”
海玥没有解释,而是反问:“林捕快,你我都是琼山人,父辈都经历过当年席卷海南的符南蛇之乱,你也不想黎乱再起吧?”
林小六悚然一惊,点头如捣蒜:“当然!当然!”
“那就听我的,且试它一试!”
“好……好吧!”
当地的快班捕手,其实并不在乎破案立功,立下再大的功劳,明朝的吏也不可能为官,改变不了社会地位,他们追求的,是当地的安稳。
地方安定,衙门的实际权力才能掌握在这些代代相传的小吏中,而一旦发生暴动乃至叛乱,起义军往往第一批杀的,就是贪官污吏。
所以对黎人造反的担忧,林小六比起海玥更甚,那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马上被说动。
除此之外,海玥告辞时,还特意道:“此番县试,我侥幸中了案首,原本正要去庆贺,此番大案重要,待得案情结束,也请林捕快赏脸一叙。”
“哎呦!恭喜十三爷!恭喜啊!”
林小六动容,案首可是直接能获得秀才功名的,相比起高到天边去的进士,地方衙门的小吏更在乎这等够得着的士人老爷:“请十三爷放心,俺一定照办!”
海玥微笑以待,大步离去。
林小六回到驿馆门前,稍作酝酿,就看向另一位守门的捕快:“大壮!去打四壶山岚来!”
“四壶?六子你的酒量,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诶!你真是榆木脑袋!给后门的老吕头和陈叔也送两壶去啊,那两位是快班的长辈,守在这里都累了,该孝敬他们的!”
“六哥大气!俺这就去!”
夜色降临,海口浦越发热闹起来,尤其是不远处的赌坊和妓馆,喧闹震天。
喝得醉醺醺的捕快大壮和林小六靠在一起,大声调笑着哪个小娘子最润,后门也是类似的动静。
他们没有注意,一个高瘦的商贩挑着担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路过驿馆门口。
而当商贩第三次经过,酒气飘来,再冷眼观察片刻,确定了看守的四个捕快都在饮酒说笑后,悄然翻入院内。
二楼屋内的烛火亮了亮,很快熄灭。
那道身影翻了出来,挑起担子,匆匆离开。
‘果然最关心案件的细节,除了查案之人,就是被冤枉的对象了……’
捕快们说说笑笑,一无所知,而街对面的阴影处,海玥走出,默默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