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2页)“说!你是怎么毒害安南使节的!”
“……”
“说!东坡书院里,可有学子是你的同伙?”
“……”
“好啊!还敢嘴硬?来人!大刑伺候!”
“……”
府衙刑房,顾山介看着跪倒在地,低垂着头的女子,声音高昂,发出一连串的质问。
相比起知府的兴奋,推官邵靖反倒脸色难看。
多了一位嫌疑人本是好事,能够令案情出现突破,但令他顾虑的是,这个女子是海氏族人擒来的。
据报,此女在书院外窥视,并打探使团消息,极可能是安南叛臣莫登庸派来的刺客,恳请衙门详加审讯。
邵靖不得不怀疑,此举到底是不是为了保海玥出去,推了一个替罪羔羊出来?
若真是找人顶罪,那之前的维护当真是白瞎了眼。
以为海玥是志诚君子,弄了半天是拖延时间……
对于琼山海氏,他也不会客气!
正想到这里,一名书吏走入,拱手道:“顾府尊,邵推官,外面有东坡书院学子海瑞,言贼人的抓捕与他有关,有事禀告……”
“哦?”
顾山介迫不及待破案,解决这桩麻烦事,马上道:“他有何线索?快快说来!”
书吏顿了顿,低声道:“他说此女虽在院外窥探,又是安南人士,却不能就此断定她就是凶手,按照大明律……呃,更不该妄动重刑……”
顾山介愣住:“大明律?”
师爷季华此时也走了进来,相较于不学无术的胥吏,他显然更有文化,将海瑞的话复述一遍,只字不差:“我大明有律法,‘凡内外问刑官,惟死罪并窃盗重犯,始用拷讯,余止鞭扑常刑’,海瑞之意,是此女罪责未定,不能妄动大刑……”
堂内一静。
《大明律》还有这条?
地方衙门,哪有不用三木审问的?
或者说,不上重刑,怎知对方犯的是不是重罪?
邵靖却是眼睛一亮,抢先道:“此案干系重大,自不会行刑逼供,屈打成招!”
顾山介一滞,头微微凑了过来,低声道:“这海瑞……与海玥是何关系?”
“兄弟。”
“呃……亲的?”
“亲的。”
“那……兄弟阋墙?”
“感情甚好。”
顾山介反复确认,到了这里,目露怪异,实在忍不住了:“既如此……他为何阻挠衙门拷讯?难道不知,定了这贼女的罪名,海玥就能洗清嫌疑,出去了么?”
邵靖脸色好看了起来:“下官以为,这才是心怀坦荡之辈,海瑞正因为坚信其兄是冤枉的,才更不能让其他无辜者充作凶犯!”
‘迂腐!’
顾山介心里暗骂,又盯了眼一直耷拉着脑袋,始终不发一言的女囚,烦躁地挥了挥手:“将这女囚带下去!看好喽!”
虽然他连《大明律》的第一篇都背不出来,但身为一州知府,在大庭广众之下,是绝不能违背太祖颁布的律法的。
而这女子又不似一般小民,入了衙门就惊惶失措,哭天抢地,不用大刑,还真的难以撬开对方的嘴,他只能悻悻罢手。
邵靖也在考虑怎么审问对方,他怀疑这个女子不一定是真凶,但也看出对方不是普通女子,如果真是来自安南,或许对破案大有帮助。
然而不待他想到突破口,林小六入内禀告:“海十三郎求见。”
邵靖眉头一扬,顾山介也有了兴趣:“让他进来!”
海玥入内,作揖行礼:“学生见过顾府尊,见过邵推官。”
理论上,大明的读书人中,唯有取得了秀才功名,才有见官不拜、不受刑、遇公事禀见当地知县的特权,但实际上,一般来说成为了童生,对待官员就可以作揖了。
海玥现在连童生都不是,正常的草民见到官,膝盖早就弯了下去,何况是知府这种一地的主官,再是海南之地,也终究是正四品。
但他若能遇见嘉靖,都想找机会正眼瞅瞅那老道士……哦,现在还是年轻小道士的模样,对待这位不久前还被自己练武吓走的地方知府,自是不亢不卑。
‘咦?’
顾山介此前远远见到此子舞刀弄枪,威风赫赫,没有仔细观察,此时近身见了,才发现此子五官俊朗,气宇轩昂,倒是少了些恶感:‘好相貌啊!生在这蛮荒之地,可惜了!’
邵靖则关注案件,直接问道:“海十三郎,你可知刚刚又有嫌疑人被捕了?”
“学生知晓!此人的抓捕思路,还是学生提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