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文化教育受重视,学府扩建育桃李
第 63 章:文化教育受重视,学府扩建育桃李 (第1/2页)随着大唐在经济、商业、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李轩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教育乃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李轩早早地来到了朝堂,召集一众大臣,准备商讨关乎大唐未来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事宜。
李轩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庄重,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如今我大唐经济繁荣,商业昌盛,金融体系也初现雏形。然而,国家的兴盛不仅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朕认为,当下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扩建学府乃是重中之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率先站了出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文化教育乃国之根本,学府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各地学子求学心切,现有的学府规模已难以满足需求,扩建学府确实迫在眉睫。”
李轩微微点头,认可道:“爱卿所言极是。但扩建学府,资金、师资、选址等诸多事宜都需谨慎考量,诸位可有良策?”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资金方面,臣建议从国库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学府扩建。同时,鼓励民间富商和乡绅捐资,对于捐资者,朝廷可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如此既能补充资金,又能激发民间支持教育的热情。”
李轩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户部要尽快制定详细的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吏部尚书接着发言:“陛下,师资力量关乎学府的教学质量。臣提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担任学府的教师。对于入选者,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崇高的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李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吏部要迅速展开选拔工作,务必为学府招揽到最优秀的师资。”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扩建学府的计划逐渐确定下来。李轩当即下令,由礼部负责统筹规划,户部负责资金筹集与管理,吏部负责师资选拔,各地官府协助配合,一场大规模的学府扩建行动在大唐各地迅速展开。
在长安,作为大唐的文化中心,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府扩建工程率先启动。工地上,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地施工,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砖石,有的搭建框架,有的进行内部装修。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可是为大唐培养人才的学府,咱们可得好好干,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位年轻的工匠满头大汗,却干劲十足地对身旁的工友说道。
在资金筹集方面,户部积极行动起来。国库拨出了一笔丰厚的专项资金,同时,各地的富商和乡绅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慷慨解囊。一位长安的富商一次性捐资万两白银,他激动地说:“能为学府扩建出一份力,是我莫大的荣幸。希望这些资金能帮助更多的学子实现梦想。”
吏部也在紧锣密鼓地选拔师资。他们发布了选拔公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报名。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核,一批德才兼备的学者脱颖而出,成为了学府的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