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朝雄健的魏碑(二)
第十七章 北朝雄健的魏碑(二) (第1/2页)第五:欧楷先驱《苏孝慈墓志》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
墓主人的官职一匹布那么长,故简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
刻于隋仁寿三年(603)。清光绪十四年(1888)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
此墓志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利,神采飞动,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
墓志出土晚,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为学习书法最佳范本,历来为人们所重。
——————————
第六:拙朴奇趣《嵩高灵庙碑》
《嵩高灵庙碑》是刊刻于北魏年间的一方碑刻。
全称为《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又称《嵩高灵庙碑》、《寇君碑》等。
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现藏于河南登封市中岳庙内。
《中岳嵩高灵庙碑》,碑阳文字记述了寇谦之,修嵩岳新庙及宣扬道教之事;碑阴为7列题名。
其字体古拙,多用方笔,风格高浑雄大,笔力苍古,行笔自然,风骨磊落。有些字画结体还存有浓厚的隶意。
书体隶正想杂,与《张迁碑》一脉相承;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有拙朴意境。
——————————
第七:用笔高古《华岳庙碑》
《华山庙碑》,又名《华岳碑》,全称《汉西岳华山庙碑》。
建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
原碑位于陕西华阴县西岳华山庙。可惜,刻石在明代嘉庆年间的一次地震中被毁。
现在只看到它的拓本。
碑文书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随处可见;在用笔方面,装饰意味十分浓厚,波挑夸张而笔画斩钉截铁;另外篆、隶、楷各体夹杂,代表了此时期书法的新面貌。
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它的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受到学书者的喜爱和赞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