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朝老王家的遗风(一)
第十四章 南朝老王家的遗风(一) (第1/2页)南朝书法的主流书风以“二王”的“草隶”书法为主,名家辈出,多以草书、楷书见称。
南朝铭石书的楷法渊源王书,铭石书在南朝完成了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同时,“杂体”是南朝书坛的重要景观,富有浓郁的装饰性或美术化的倾向。
羊欣(公元370~442年),字敬元,泰山郡南城(今山东费县魏庄乡南武城)人,南朝宋著名书法家。
官至中散大夫、新安太守。他的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
他也是王献之的外甥,书法技艺得到了王献之的亲自指导,他是王献之书法的传承者。
有一句俗话:“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买不到王献之的字,买到羊欣的字也是一件幸事,因为他的书法技艺可以与王献之相提并论。
羊欣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争强好胜,不附权贵,淡泊仕途。
羊欣家学渊源,羊氏家族世代擅长书法。《世说新语·巧艺》:“羊长和(羊欣的曾祖父)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诸羊后代多知书。”
羊欣与邱道护同受王献之的笔法,尤得王献之亲传。
在王献之的作品中,凡是风神怯而瘦者,往往出自羊欣的手笔,因此羊欣的书法名震一时。
羊欣著有《续笔阵图》、《采古来能书人名》一卷,后者是我国第一部书法家辞典。
羊欣传世书帖有《暮春贴》、《闲旷帖》、《移屋帖》及《笔精贴》等,见于《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
羊欣素好黄老,常亲自手书文章,撰《药方》十卷,已佚。
于公元442年羊欣卒,时年七十三。
————————————
王僧虔(426—485),南朝宋、齐时期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东晋南朝顶级门阀琅琊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