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杜度、崔瑗和章草
第七章 杜度、崔瑗和章草 (第2/2页)草书大家怀素称他的章草为“天然第一”。
杜度从小对蝎子感兴趣,其章草体的创造灵感来源于蝎子爬行时翘尾巴的形态。
他发现隶书在紧急情况下书写不便,因此在隶书基础上创造了简便易写、银钩蝎尾的章草体。
杜度是“草圣”张芝的老师,张芝曾自评书法“上比崔杜不足”,其中的“杜”即指杜度。
杜度作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创造了章草体,被誉为“草圣、书祖”。
崔瑗,字子玉(77年—142年),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和学者,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
他的父亲,儿子,侄子都是大学问家。
他擅长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并著有《草书势》。张芝曾取法于他和杜度的书法,成为汉代草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
崔瑗四十多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囚于东郡发干县(今山东冠县县境东部)狱中。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提讯时,崔瑗都顺便请教一二。不久获释,为度辽将军邓遵所征召。稍后,邓遵因案被诛,崔瑗因此被免职。之后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崔瑗。反反复复,沉沉浮浮。
他撰写了多种文体,作品中以《座右铭》最为有名。他是《座右铭》的开山鼻祖,是吃了苦头以后的感悟和警戒。
“座右铭”,是古人刻出来,放在座位右边,激励、警诫、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他与著名学者贾逵、马融、张衡等交游学问。
杜度与崔瑗并称“崔杜”,是早期草书的代表人物。
对后世的张芝、王羲之影响大,被视为章草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与张芝并称东汉书法代表人物。
崔瑗以章草闻名,其书法风格古朴遒劲,承袭杜度,并进一步规范化,推动了章草的成熟。
他著有《草书势》,是中国最早的书法理论文献之一,与杜度并称“崔杜”。
后世将“崔瑗、张芝、钟繇、王羲之”等并列为汉晋书法典范。
其子崔寔是东汉名臣,亦善书法,家学渊源深厚。
崔瑗活跃于东汉中期,早于张芝,张芝主要活动于东汉晚期。
张芝草书革新的“今草“可能受到崔瑗“章草“的影响和启发。
崔瑗是“章草“的模范,张芝开创“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