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字风流 > 第四章 李斯的小篆人生

第四章 李斯的小篆人生

第四章 李斯的小篆人生 (第1/2页)

新中国解放以前80%都是文盲,农村95%文盲。
  
  本人的曾祖父家贫,光绪年间到新加坡为亲房打工。挣了钱后回家乡,以致我的祖父有较好的出身条件,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变成农村那5%的识字人。
  
  中国考科举一定要有一手漂亮的文字,所以那时候几乎个个读书人都是现在所说的书法家。
  
  祖父的字非常漂亮,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求字。到了新文化运动后的父亲这一辈,摒弃了用毛笔书写的习惯,改用钢笔书写。
  
  本人父亲写的钢笔字也很漂亮,结构完美,俊逸飘洒,在家族中传为美谈。
  
  新文化运动胡适等倡导者认为,中国字的繁琐导致了大面积的文盲,要像西方那样改成拼音文字才能实现国人识字。
  
  其实是因为旧时代的教育经费的匮乏才导致大面积的文盲,扫盲运动、义务免费教育扫除了文盲。
  
  本人上二三年级,父亲就拿着一根小藤条放在桌面,督促我写字。
  
  写差了一鞭打下手背:“写成什么样子!?狗爬田一样。”
  
  接着语重心长指导:“这个字不是这样装,要这样装。”
  
  又盯着说:“不许哭!再写!”
  
  我只好赶紧用花衣袖子抹一下眼睛,又继续写下去。
  
  在古代,普通人难有读书的机会,文化只限于上层社会。古代君子要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国君的儿子,公子——国公的儿子,属于贵族的范畴。
  
  李斯他们家起码是地主富农。他父亲有钱送他去读书,他家没有安土重迁的小农意识。
  
  他的字漂亮,父亲帮他在上蔡县政府谋了一份抄写文书的工作。这份工作优哉悠哉。
  
  一天他从厕所的老鼠和粮仓的老鼠顿悟人生,得出人是环境的产物。遂拜荀子为师,学帝王之术,走上政治的巅峰。能拜荀子的人也不是一般人。
  
  1970年代说商鞅、荀子、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课本上有荀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才知道他是儒家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两个得意门生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人物。
  
  李斯的《谏逐客令》叙情叙理、义正言辞、言简意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