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局势
第136章 局势 (第2/2页)老宅的日子,虽清苦,倒也算恬静。
长公主和两个婶母积极学习庖厨,沈璃用空闲的时间在院子种了不少蔬菜。
谢二郎、谢三郎、谢五郎每日刻苦练武。
谢琰的伤在沈璃的精心照料下也明显在日日好转。
南蜀发生政变,四皇子项渊杀兄弑父夺了皇位,也停止了与大殷的边界之争。
战火熄灭,黎民百姓终得喘息之机,天下似乎迎来了片刻的安宁。
然而,京都之内,权力的漩涡从未真正平息。
景康帝当初在王其元的蓄意煽动下,龙颜大怒,治罪了谢家。
然这些日子,景康帝左思右想,愈发觉得此事另有内情。
他派心腹去查,却没有一个心腹能活着回来。
直到南蜀新帝为表求和诚意,为景康帝供上南蜀稀有的玉翡翠,竟同时也为王其元送了一份一模一样规格的。
使臣送上贡品时,景康帝和王其元的脸顿时都黑了。
南蜀新帝便是曾潜伏在谢家当了十二年庶子的项渊,他送来的这两份大礼着实给景康帝当头一击。
且不说,项渊送王其元大礼是不是曾经有过什么过往恩情。
就现实而言,谢家倾覆,王家一家独大,甚至随时都能威胁皇权,外邦都能看得如此清楚透彻,他一国之君怎么就一叶障了目。
景康帝后悔了,他暗中尝试联络昔日谢旬旧部,试图集结力量扳倒王其元。然而,这些努力都如石沉大海,每次都被王其元提前察觉,那些忠心的臣子们,要么被打压,要么被流放,无人再敢站出来为他分忧。
是他的一时昏庸,让朝堂陷入了混乱,奸臣趁机独揽大权,党羽遍布朝野。
如今,每次上朝,看着朝堂上那些对奸臣阿谀奉承的面孔,听着他们肆意妄为地发号施令,景康帝都感到愤怒与无力。他虽贵为天子,却已沦为傀儡,一举一动都被近臣、枕边人、儿子监视,手中的权力被剥夺殆尽。
好在当初他也留了一手,将平王送往封地,保得平王的安康。
皇宫内景康帝的御书房内日日孤灯愁苦。
王府的会客厅却夜夜笙歌。
“谢琰断了一条腿,谢旬年老,谢家另外几个儿郎皆是年幼,王大人大可不必再为他们忧心了,他们无论如何不可能东山再起撼动您的地位了。”
“再说了,如今皇上都得看王大人脸面行事,何须畏惧那穷乡僻壤的谢家?”
一帮附庸竭力吹捧、讨好王其元。
王其元却脸色阴沉,狠声道:
“谢琰杀我儿,与我不共戴天,通敌叛国的罪名皇上竟都免了死刑,可见皇上对谢家依旧有几分情面,他们活着一天,我这心便揪着一天,必须斩草除根才能舒坦。”
说完,他侧头跟身后的手下耳语道:“庆州偏远,民风彪悍,入室杀人并不少见,你替我将这心事了解了去。”
“是。”
那手下领命,黑着脸走出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