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雨打风吹去(三国篇完)
第155章 雨打风吹去(三国篇完) (第1/2页)李念笑道:“司马氏做下这些事,使得晋立国便不正,导致了许多问题,如晋的士人因此思想混乱,不知他们该信奉追求什么,于是这些人服食五石散,纵情狂放,寄托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事上。”
“佛教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得以在华夏快速发展。”
“至于司马氏的结局,东晋灭亡后,其等被宋武帝刘裕灭族。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司马氏该当有此结果!”
听到司马氏被那啥宋武帝刘裕灭了族,蒙恬这才感到满意。
这司马氏要是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那他才会不爽。
倒是始皇从李念话中又发现了一个盲点。
“宋武帝刘裕”,这厮怎么又姓刘?难不成又和刘季那厮有关系?
始皇试探地问道:“那宋武帝刘裕是何人?”
李念秒懂始皇问这话的用意,笑答道:“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他自称是沛公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还好,还好,不是刘季那厮的直系后代就还好……
好个屁啊!
就算不是刘季那厮的直系后人,也一样和刘季有关系。
始皇不知该咋形容他现在的心情,就感觉后世的历史笼罩在刘季那厮的阴影下,这家伙死而不僵,时不时就会有人出来代他蹦跶两下。
咋就没见后世有人代大秦代他出来蹦跶两下?
大秦就亡得这么彻底?
始皇不禁思考起要怎么搞才能让大秦深入人心,达到和刘季那厮的汉一样。
不,他要超过刘季那厮的汉!
见始皇沉默,李念知道这位好胜心极强的帝王肯定又在琢磨他不如汉高祖,他的大秦好像也不如大汉。
所以,要怎么胜过大汉?
但这是件好事,能利用始皇帝自己的好胜心将之约束住,不使其再复发为历史上的始皇帝。
李念继续道:“曹丕篡汉称帝后,东汉才算正式灭亡,天下才进入到三国时代。”
“这也是曹操被归于东汉,而不算三国时人的原因。”
“曹丕称帝后,那时已经得了益州,也即是蜀郡的刘备以为汉献帝已被曹魏杀害,遂在蜀中为汉献帝发丧,追谥其为‘孝愍皇帝’。”
蒙恬哈哈笑道:“那汉献帝只怕也没想到他还活得好好的,在刘备那却已经成了一个死人。”
“我看此事为刘备或其部下有意为之,否则一国天子身死这等消息,岂会探听不到?且不待消息真假确凿,便为天子发丧,为其追谥?”
“我看呐,这是为了让刘备好顺利称帝,若汉献帝还活着,纵使其被那曹丕篡位,刘备也无法名正言顺为帝。”
对蒙恬的猜想,李念也未反驳,道:“蒙将军所言确有这种可能。”
“黄初二年,即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刘备于成都武担山称帝,国号依旧是‘汉’,史称蜀汉,‘章武’便是蜀汉的第一个年号。”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征讨东吴,然而却被东吴陆逊击败,损兵折将,尽管损失的兵力没演义小说中那般多,可折损掉的却是蜀汉精锐。”
“若不打这一仗,诸葛丞相后来北伐也许能容易一些,但这也不可能不打,刘皇叔以忠义行天下,其不可能放下关羽之仇。”
“后世有人认为蜀汉集团得以聚在一起便是因为‘忠义’,若将之丢弃,那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了的后果有多严重,别的都不说,历史上的大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连老秦人自己都不支持大秦,能不完才奇怪。
“兵败后,刘备回军驻于白帝城,并患了病,病甚重,于章武三年三月,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也就是在这时,刘备向诸葛丞相说出了那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言。”
“刘备还嘱咐太子刘禅事诸葛丞相如父,并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夏四月二十四日,这位从二十四岁便开始在天下间奔波,将近五十才有所功业的蜀汉昭烈帝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至此,刘皇叔的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蜀汉剩下的路该由丞相和阿斗去走了。
听到刘皇叔一生就这么结束,始皇三人沉默了会儿。
刘皇叔算不得一位非常有作为的雄主,但其很独特,特别是在东汉末年那个人吃人、诸侯不把人命当回事的时代。
始皇道:“以‘昭烈’为其谥号,‘昭’其德,‘烈’其志,确可括述其一生。”
李念道:“后世人同样这般认为,觉得‘昭烈’为谥,是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可惜刘皇叔再兴汉室的愿望终究没能达成!”
要是达成了还得了?
那将是到目前为止整个人类文明古史上最了不得的历史成就,沛公的含金量也会再度暴涨。
始皇道:“你小子也为蜀汉惋惜?”
李念道:“臣也想看蜀汉再续大汉辉煌,毕竟那是汉,臣所出身民族的称呼之源。”
“‘汉’之所以为汉,是因沛公被封为汉王,而沛公被封为汉王是因他的封地中有条河叫‘汉水’,而那条河会被称为‘汉水’,是因天空的银河被称为‘汉’,那条河和银河相像。”
“所以,汉族是来自星星的民族,征途当在星辰大海!”
听到李念这番话,始皇也不由一乐,笑道:“那你小子可得失望了,此世华夏万民不会再有‘汉人’这个称呼。”
他的大秦将会替代历史上的大汉,“秦人”这个称谓也将代替“汉人”流传。
李念笑道:“秦人、汉人皆为华夏,皆可!孙权称帝是在刘皇叔称帝的八年后,以‘吴’为国号,三国在这时才完全出现。”
“三国将天下三分,彼此间并不和睦,其中以曹魏实力最强,孙吴次之,蜀汉再次。然蜀汉虽弱,却有北伐之志,一心想要让大汉再次伟大,重回汉之故都长安。”
“因此,即使在实力不如曹魏的情况下,诸葛丞相依旧发动了数次北伐,可每次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利,让人殊为叹息。”
“也是在北伐时,司马懿曾和诸葛丞相对阵,在演义小说才将其塑造为诸葛丞相的宿敌,其智慧在小说中只比丞相略逊一筹。”
“同样也是在北伐途中,诸葛丞相病逝,让诗圣留下了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