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人——不能忘恩(四更)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人——不能忘恩(四更) (第1/2页)帝后礼,天下礼。
礼仪之重,规格之大,别说大明没有,就是追溯宋唐,也不见记载。
顾正臣有些惶恐。
朱元璋命顾正臣等人起身,看着众将士,喊道:“远航水师之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或世人一时不解,然一年半载之后,天下人将会知晓,远航将士的付出,是何等的伟哉、壮哉!”
“定远侯,你不是要献朕番物吗?来,随朕与皇后登高,水师——进献吧。”
“陛下,臣……”
顾正臣刚想拒绝,却被朱元璋一把抓住手,向前拉着登上了台阶。
强硬的姿态,不容拒绝。
马皇后含笑,看了一眼朱棡、朱棣:“你们还是留在这里吧。”
朱棡、朱棣笑着领命。
赵海楼见顾正臣上了高台,站在了皇帝御座旁,便接过职责,厉声道:“进献土豆!”
一队队军士自宝船之上而下,双手握着托盘,托盘之上,则是堆叠在一起的土豆,没堆多高,毕竟这东西容易滚落。
随着军士走近,赵海楼开始介绍:“土豆,取自南美库斯科之地。据印加祭司查斯基等人所言,土豆亩产甚多,折大明分量,约亩产十二石至十六石……”
查斯基、卡帕等人跟着船队时间相当长了,已经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沟通。
以步论亩,以亩推产,大抵如此。
内侍接过十二盘土豆,端上了高台,其他军士则端着土豆托盘,站在高台外两侧。
朱元璋看着送来的土豆,拿起来一个看了看,笑道:“与你所绘图相差不多,今日朕可以尝尝土豆的滋味吗?”
顾正臣躬身回道:“陛下,这些土豆挖出来应该有半年之久了,许多土豆皮已发青,这还有发芽的,已是不能吃用,只能当做种子。虽说船舱里应该还可以挑出来一些尚未发芽、发青的土豆,但臣认为,还是全部留作种子为上。”
马皇后端详着手中土豆,问道:“这东西亩产十几石,当真难以想象。”
顾正臣含笑:“陛下,皇后,亩产多少,臣以为还是种出来称量下,用事实来证明,方可取信于天下,也好让这些农作物为百姓所接受,日后也好多种一些。”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下巴向外扬了下:“你小子倒是自信,可你看看他们,那一个个的,谁信这些,说不得明日朝堂之上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弹劾你。”
顾正臣不以为然:“那是陛下的事,臣打算半年之内不上朝了。这些人都是知书达理的,总不会跑到府邸外骂人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这次出航确实辛苦了,放心吧,这风波朕给你平了。可朕也放出去了话,这产量若是过低了,你这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顾正臣笑得灿烂:“那臣就可以安心回家睡大觉了。”
朱标抱着闺女上前,太子妃、顾青青等人也跟着。
朱雄英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喊了声:“先生。”
朱允炆有些怯怕,在吕氏的催促下,这才行礼。
朱标笑着将怀中的闺女递给顾正臣,还不忘对闺女说:“这就是你问了无数遍的舅舅,让舅舅抱着吧。”
顾正臣接过外甥女,看着粉嫩的女娃,对朱雄英、朱允炆道:“不用多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