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城(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城(上) (第2/2页)白帝城在白帝山上(今奉节东十三里),乃汉鱼复故城,非常小,城周只有二百数十步,公孙述改名为白帝城。
白帝山东二里有赤山(今奉节东十五里),山上便是鱼复县城,周七里余,比白帝城大多了,故作为郡治。
两城之间只相隔两里,南北共连基,互为椅角。鱼复县百姓的民居多位于城西,一直向西连接到白帝城。
而从这个居民区、商业区中间延伸出一条道路,土人称为「马岭路」,乃堑山开凿,上下参差,落差极大,直抵江边码头。
此时码头已为成军所占。
但他们面临南浦同样的问题,部队展不开。
来十万人和来一万人,没甚鸟区别,都只有前头千余人能打仗。
上一次攻鱼复,他们就吃足了这方面的苦头。这一次更惨,因为梁人居然连上山的道路都不让了,在这条山坡坂道上横冲直撞,非得实在抵挡不下去了,方才收兵后退。
攻杀大半个月了,成军甚至还没能完全占领这条山道。每次苦战过后,抬头看看北方高高耸立、几乎处于云雾之中的鱼复、白帝二城,难免泄气。
今已是正月二十五,负责指挥的征东大将军李越(李雄之子)不得不改变策略,令水师于大水口登陆。
西有永安宫城(今奉节),刘备所筑,今无兵成守,显然被放弃了。
成军打算在这个相对平坦的地带修筑营寨,屯驻大军,然后绕道鱼复、白帝城后,两相夹击,省得继续在山道上与梁人打烂仗一一上一次来,明明没这么难打的,梁人一来,局势陡变,让李越难受无比。
命令既下,成军立刻行动了起来。
二十六日,永安宫南大江中的沙滩附近,舟船云集。
李越令部将继续攻山道,自指挥水陆将士登岸。
此江中滩夏没冬出,此刻正是枯水,岛上现出诸葛故垒,甚至还有传说中的八阵图,但李越一点兴趣都没有,直接住在了刘备的永安宫。
这个地方离鱼复、白帝已有十余里之遥,打着打着竟然离战场越来越远了,
让李越直感晦气。
但这就是巴蜀!
鱼复东临河,壁立二百余丈,西南临大江,西北高千丈。天气不好的时候,
看着就像是云中之城一般,一点不夸张,时人甚至用「观之炫目」来形容。
攻打这种城,就俩字:爬山!
二十七日,就在李越征发大批军士修永安宫城及营垒的时候,下游的江面上,一支水师悄然出现。
江北陆地之上,「邵」字大旗迎风飞舞。
低人安充当先锋,自鱼复、白帝以北十余里的山中穿行而过,于二十七日抵达长一一地名,位于鱼复西、永安宫东,地势平坦,有盐泉十四,汉时便有井盐官统理。
符安带了上千骑兵,自宜都出发,一路不是爬山就是走栈道,而今还剩约七百骑可动用一一其余都成了步兵。
见到前方豁然开朗之后,他狠狠2了一口老痰。
他妈的,终于见到平地了!
长附近已经有一些成兵过来了,正在修井盐官衙署,作为前进中继。
时近傍晚,天色将暗,众人忙活了许久,早已疲惫不堪。
不料就在此时,东北方向的山口附近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惊不已。
有些蜀地出身的农兵还满脸茫然之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那些自关中南下的军官们却面色大变。
别人不知,他们也不懂?
尔母婢!哪来的大队骑兵?
有那氏羌军校,直接趴伏在地上,仔细倾听,口中说道:「或有千骑,纵不足,亦不远矣。」
蜀人还是有些愣证,但军官们已然急了,立刻遣人击鼓聚兵。同时暗骂斥候怎么弄的,让敌军骑兵摸到近前而不知。
但可能有些来不及了。
东北方的骑兵身影已经渐渐显现了出来。
冲在最前方的百余骑人人披着铁铠,手持粗长的马,如一堵墙般杀了过来。
二百余骑兵后发先至,轻盈地越过了这些铁甲骑兵,迁回至两侧。
昏暗的光线之中,轻骑如同鬼魅一般,快速绕到成兵两侧。
弓弦之声连响,凄声惨叫不断。
而这仿佛是一个信号,数百成兵直接炸了。劳累了一天的他们心无战意,看到大队骑兵冲来时更是恐惧无比,如无头苍蝇般乱跑乱撞。
低人轻骑也有些惊。
想当年在弘农与梁军大战,被派出去袭扰梁军步卒的轻骑兵人人哭丧着脸,
因为很难撼动人家的阵脚,甚至会被步弓射成刺猬。
眼前这些成兵可真是·—
铁甲骑兵如旋风般冲杀而至,将已经乱成一团的成兵冲了个稀烂,再也没有任何可能聚拢起来。
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入夜后便停止了。
符安甚至都懒得算斩首,直接下令制作简易火把,他要连夜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