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4章 大明要即将爆发一场叛乱?
第一卷 第224章 大明要即将爆发一场叛乱? (第1/2页)此时此刻,他们心中再无半点疑惑。
眼前这位年轻人便是那位名震朝野的江临,最年轻的二品。
就连蓝玉那样的悍将都不得不低头,更别提废掉延安侯之子的壮举了。
江临的威名,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这时,有将领好奇地问道:“孝陵卫与济川卫驻地相邻,怎么只见林岳指挥使一人,孟川涛指挥使何在?”
言语间,透露出对孟川涛缺席的好奇与不解。
江临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淡淡地说道:“哦,找孟川涛啊?他已经死了,意图谋反,被我亲手斩杀。”
话语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与霸气。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一片哗然。
一个正三品的卫所军指挥使,江临竟然说杀就杀?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孟川涛竟然意图谋反!
他谋的是什么反?
难道说,皇帝派江临前来,是为了调查并平息一场即将爆发的叛乱?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江临已经话锋一转,直接问道:“沈阳左卫、沈阳右卫的指挥使为何还未到?
难道他们不知道军令如山,违者必究吗?”
就在这时,一名派出去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左臂空荡荡的,血迹斑斑,显然是遭遇了意外。
他神色惊恐,声音颤抖地喊道:“不好了,大人!出大事了!
沈阳左卫、沈阳右卫的驻地已经被叛军控制,两位指挥使生死未卜,我拼死才逃了出来!”
听到二卫叛乱的消息,众人脸上皆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大营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只能听到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毕竟,应天府外的各卫所军都是轮换驻防,而沈阳左卫、沈阳右卫也才调防不久,怎会突然叛变造反了?
况且,朝廷也从未拖欠过他们的军饷啊!
但联想到之前江临所说的孟川涛谋反一事,在场的几位指挥使们瞬间感觉细思极恐。
一股寒意不由自主地从脚底升起,直逼天灵盖。
难道说,这场叛乱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庞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突然发生叛变?”
一位指挥使打破了沉寂,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吓到了。
“是啊,他们为何要叛变?难道是对朝廷有什么不满吗?”
“不满?能有什么不满?朝廷待我们不薄,军饷粮草从未短缺,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名脾气暴躁的指挥使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莫非是有人暗中挑拨,或是许以重利,让他们铤而走险?”
“不太可能,这些将领们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岂会轻易受人挑拨?再者说,重利之下,也要有命享用才行啊。”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说,他们真的不怕掉脑袋吗?”
众人议论纷纷,却始终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江临扫视了在场的几位指挥使一眼,沉声道:“各位想必都是忠君爱国之臣,必然不会参与谋反这等不忠不义之事。
我也在此劝告各位,谋反之路,凶险异常,一旦踏上,便再无回头之路。
我洪武皇帝英明神武,堪比秦皇汉武,绝非什么软弱可欺之辈。
谁若胆敢心生谋反之意,必将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绝无幸免!
希望各位能够谨守本分,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江临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的众人皆是一凛,纷纷点头称是。
这位年轻的钦差大臣可不是好惹的,连孟川涛那样的骁勇悍将都死在了他的手中,他们可不想步孟川涛的后尘。
“江大人说得对,洪武皇帝英明神武,开创了大明江山,其功绩堪比日月,照耀万古。
我等身为大明臣子,自当忠心耿耿,誓死效忠陛下。”
“不错,陛下文治武功,平定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我等身为大明子民,怎能不心怀敬仰?”
“是啊,陛下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