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战结局(4k)
第七十章 大战结局(4k) (第2/2页)也就是这样一种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风,郝散打动了这些部属,发动了这样一次令刘羡终生难忘的冲锋。只是结果是出乎预料的,郝散本来已经与胜利触手可及,结果,他却死在了冲锋的半路上。匈奴人悲痛万分,在他死后仍然竭力战斗,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
战败后,匈奴人抢回了郝散的尸体,又在三天后,他们派了一百人来,抬着郝散的尸体,像是抬着二十万人的性命一般,向晋军主动投降。
而在这一战中战没的,同时还有卜稚、金休、刘休允、丘佟等十二名匈奴首领。与之相比之下,晋军虽然也付出了较大伤亡,但将领上没有什么损失,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刘羡闻言,一时沉默良久。说实话,他对于这位匈奴首领,心中还是有几分欣赏和敬佩的。与孙秀不同,这位匈奴首领为自己的族人尽到了所有努力,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即使是自己,恐怕也不能做得更好。
如果在和平岁月,刘羡觉得自己能和这个匈奴首领成为朋友,就像和刘聪他们一样,只不过是时代与命运让他们两人成为对手。但这也是可敬的对手,就凭胸口上这道距离心脏仅差半寸的伤口,就足以让自己永远铭记。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的风波总算是结束了。
不过随着伤口的扯动,他随即想到一个问题:“对了,射伤我的是谁?你们知道吗?”
“是上次那夜追杀我们的太阿孤。”薛兴说,“我本来想找到他,杀了为县君报仇,可他在投降前,一个人独自潜逃了。”
潜逃了?刘羡有些可惜,他本想招揽一下这个神箭手。不过顺着这个话题,他又问及相关善后事宜道:“那这么多匈奴人,现在是怎么处置的?”
这回解释的是郤安,他身为县丞,对民政了解得更多一些:“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现在这件事正在由雍州刺史解系解使君来处理。”
“嗯,不是孙秀么?”
郤安看了李矩一眼,在他眼里,这还是一个外人,他不好表露出自己的不满,说道:“孙长史忙着报功去了。”
刘羡了然,在孙秀的笔端,肯定是没自己的什么事,大概此次胜利,艰难都是诸将的无能,成功都是他的英明指挥吧!刘羡也无所谓这种事情了,直接问道:“那解使君打算怎么处置。”
“那些贼首的尸体,肯定是要斩下首级,传首三边的,活着的人,解使君并没有怎么追究。”
这是理所当然的,眼下匈奴人虽败,但死伤不过两万人,还有近二十万匈奴人等待处置。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在自己死伤惨重的情况下,再把这些匈奴人逼上绝路。
“但余下的这些人,也实在太多了,要光靠征西军司来供给,根本不是办法。”
“所以解使君想了个主意,他打算把叛军中所有丧失了丈夫和父亲的孤儿寡母都挑出来,卖给各关中大族作奴隶。如此大概就能解决近四万人的去留问题。”
这是个非常残酷的办法,四万人直接被卖做奴隶,作为战乱的参与者,他们将会遭受怎样悲惨的命运,刘羡并不知道。但他能够想象得出来,其中肯定不会缺少对于人格的歧视。这是亡国奴的待遇,刘羡感同身受。
“那还有十五万人啊,这些人怎么处理?”
郤安苦笑着回答道:“解使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和欧阳府君商议后说,打算把这些匈奴人都拆分掉。雍州有三十九个县,他就打算把这十五万人,拆分成三十九部,一个县差不多负责看管四千人。无论是让他们做苦役也好,做佃农也好,甚至全杀了也好,但总而言之,各自想办法安置。不能让他们出乱子,再酿出什么祸事来。”
刘羡忍不住捂着伤口苦笑起来: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好就好在重压全扔给了下级。
说到这里,刘羡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那河东的这些难民呢?他们有没有人安排?”
这些人毕竟是刘羡负责组织起来的,在这个重要时间,刘羡还是希望能够善始善终。
薛兴回答道:“县君,家在汾阴、皮氏等地方的难民,已经开始陆续返乡了,只要是县令还在,总还是会有人负责的。但现在有问题的是临汾、绛邑那几个地方,您也知道,那些地方的县令……”
薛兴的话虽然没有说尽,但刘羡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这几个地方,县令县长要么弃城而逃,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要么就是被匈奴人杀了。现在这个时间,朝廷也还没来得及派出新的官员,那这些县长治下的百姓,就成了无人管理的存在。
刘羡闭目想了一会儿,问道:“季达,这些地方的难民大概有多少人?”
“大概有两万人。”
“两万人……”加上解系摊派下来的四千匈奴人,差不多就有两万四千人,是如今夏阳县人口的两倍还多。
刘羡咬咬牙,断然道:“既然这样没人管,那我们就都吃下来!”
这个决策令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刘羡却笑道:“朝廷把我提拔为县令,我总要当个名副其实的县令吧,夏阳有了三万人,也算是关中数得着的大县了。”
“雉奴,立刻去办吧!我在战前买了快一万金的粮,养得起他们!”
刘羡既然如此说了,郤安自然不敢怠慢,其余几位属下,寒暄几句后,也都各自养伤去了。只留下李矩一人还在房中。
李矩本属征西军司,但此时却驻留在夏阳,脸上还时常流露出一股欲言又止的神情,刘羡知道,他大概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有什么政治上的话题要和自己说,见众人走了,刘羡直接道:“世回,这里没有别人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就说吧!”
“兄长真是目光如炬啊!”
李矩笑笑,紧接着抛出一个棘手话题道:“兄长,孙秀胡作非为如此,到了该倒孙的时刻了!”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