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三 人形玉玺
二百零三 人形玉玺 (第1/2页)袁逢和袁树没有离开皇宫,就在德阳殿偏殿稍事休息,然后两父子商讨了一份名单。
袁树本来打算将自己最为亲近的三百多名核心领导团体全部列于其上,准备为他们安排中央官署的职位。
不过后面看了看雒阳朝廷部门当前的官员缺位,发现位置不够,且需要罢免的宦官派系的朝廷官员、地方官员名单也还没有确定,这些都需要时间。
所以袁树暂时就没有单独提出自己这边的封赏名单,而是打算之后再详细列出。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袁逢。
提出自己希望广撒网,把一批得力部下安排到地方上出任官职,比如县令、县长、县丞、县尉等等,让他们到基层锻炼一下,为以后进一步提拔打下基础。
“他们虽然没有做官的经验,但是能力上和忠诚问题上毋庸置疑,多年来,儿传授他们农业上的学识和办理民政的能力,担当县中职位绝对可以。
让他们担当这些办事的职位,又能历练、办好事,又能加强袁氏对这些职权的控制,巩固袁氏在全天下的根基,儿以为这是非常合适的。”
袁逢对袁树的说法很是认同。
且不说袁树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单说袁树率领一心会集团随他一起冲锋陷阵立下大功,这些人就一定要赏赐。
一心会集团在此次兵变中功劳很大,甚至可以说犹在袁逢自己率领的袁氏家族武装之上,赏罚不明可是取祸之道,这一点,袁逢非常清楚。
袁逢自己也列出了一份三十多人的名单,他也是一样的情况,部下也有不少人需要安插位置,但是缺少足够的位置空缺。
他也需要时间来清算宦官余孽、腾出坑位。
他准备第一批先把这三十多人安插到中央朝廷和部分地方官府中任职,以此巩固袁氏的势力。
第一批封赏人员名单完成之后,后面还有第一批次的罢黜名单。
包括全体已死宦官和李咸、宗俱等人在内,一共五十多人。
有些人虽然死了,但是罢免流程还是要走一下,以示正规。
有些人没死,那就更要走一下流程,以示正规。
这两份名单完成之后,袁逢与袁树父子二人顾不得满身的疲惫,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赴章德殿,去觐见刘悝。
夕阳的余晖斜洒在宫墙之上,金红交织,却掩不住那即将沉寂的暮色,似乎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此时此刻的刘悝,正独自坐在章德殿内,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担忧。
不能参与到论功行赏的事宜中,就意味着自己这个皇帝已经被边缘化!
朝臣商议国家大事,皇帝却不能参与,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袁氏父子昨天还是忠臣的典范,怎么今天就忽然变了一副模样?
之前的难道都是在蒙骗我吗?
刘悝难以相信这一切,却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一种无力与愤懑的感觉如同藤蔓般缠绕着他的心,他不断地在殿内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更添了几分焦虑。
可突然间,侍卫来报,说袁逢和袁树前来拜见。
他顿时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两位突然到访的臣子。
但是袁逢和袁树并没有给他思考准备的机会,也没等他允许召见,直接就进入了章德殿。
“袁太仆……还有袁卿,你们……来此何为啊?”
刘悝努力保持镇定,但声音中仍透露出一丝不安。
袁逢不苟言笑,面容严肃得如同雕刻的石像,他向刘悝简单行礼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第一批封赏名单和第一批罢黜名单交给了刘悝。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仿佛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启奏陛下,这些是臣等经过商议和慎重考量之后决定的封赏名单与罢黜名单,这只是第一份,是目前最应该立刻进行封赏与罢黜的,等这一部分决定完毕了,公布出去了,才算是初步稳定了人心,陛下的天子之位才算是初步得到了朝臣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