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异域》推介会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异域》推介会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异域》推介会 (第2/2页)

“小刘,待会帮我个忙。”
  
  “嗯?”
  
  路宽用中文道:“刚刚那两个人,我怀疑他们有猫腻。”
  
  “待会看片的时候我会在台上主持介绍,你留在不远处帮我听听他们会不会说些什么?”
  
  刘伊妃惊奇道:“是让我做特工咯?像电影里一样!”
  
  路老板笑道:“没错,党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到了,看你潜伏能力怎么样。”
  
  “他们应该会比较谨慎,总之有枣没枣打两杆。”
  
  想了想又给她提了个醒:“小心那个安禄山,不是什么好东西。”
  
  “和你一样?”
  
  路老板面色一冷:“文明交流,禁止人身攻击。”
  
  “当当当!”
  
  汤姆克鲁斯拿着叉子敲了敲酒杯,走到派对餐桌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的光临。”
  
  “在看片之前,我们先有请来自亚洲的金狮奖导演、戛纳最佳导演获得者,路!为大家简述一下本片的概况。”
  
  稀稀落落响起一些掌声,这些好莱坞六大和独立电影公司的买手今天能来,基本都是冲着汤姆克鲁斯的名头。
  
  这也是路宽找他做制片人的关键所在。
  
  在这些买手眼里,路宽只是汤姆克鲁斯为自己的项目找的工具人导演。
  
  只是为了筹拍这样一部大片来增加和派拉蒙对抗的筹码罢了,只有哈维和狮门的杰森等此前和路宽合作过的人稍微知道些内情。
  
  路老板顶着高傲的好莱坞名流们不屑的眼神上台。
  
  他先常规性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又把影片的剧本来源、文化内涵、主要卖点做了介绍。
  
  包括影片背后强大的制作团队:
  
  威廉姆斯的烟火团队,野兽逻辑的特效部门;
  
  因为《泰坦尼克号》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詹姆斯的配乐等等,不一而足。
  
  现场的发行公司买手们都是人精,这样的阵容和制作团队即使在好莱坞也不可谓不豪华了。
  
  只是大家今天都是来买片的,就这么不吝于给出掌声,在后面可能出现的议价里就会丧失主动权。
  
  现场的氛围依然比较冷清,刘伊妃已经被路宽带到了汤姆克鲁斯和哈维的旁边坐下,15分钟的预售片正式开场。
  
  片头飘起一行字幕,配合着詹姆斯庄严恢弘的配乐,开始介绍故事背景。
  
  【公元2077年,地球人口膨胀,为了解决日益加剧的粮食危机,人类摒弃了肤色和国别的桎梏,组成了地球联邦。】
  
  【地球联邦的天才科学家西麦博士,研发出了一个可以每隔十分钟就可以向外界输送产品的农场,取名为西麦农场,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开头就是那一段惊险刺激的飞车戏。
  
  当所有好莱坞的“职业观众”看到这个略显平淡的开头,并准备接受这段平平无奇的飞车戏时,才突然发现自己错了。
  
  张紫怡怎么跟《卧虎藏龙》里打得区别那么大?
  
  这套套路动作似乎风格更加凌厉直接,给人拳拳到肉又破风的感觉!
  
  张紫怡身着便装破窗而入到劫匪车中,从侧后方给出的机位视角明确地展示了她是怎么用出各种刚猛无匹的拳击动作和近乎折叠的身体动作。
  
  这对于习惯看到传统功夫戏的好莱坞是一个面目一新的设计。
  
  这里不得不提到元和平一直以来在功夫片上的革新和进步。
  
  例如在前两年的《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经典的“类铁板桥”动作,他用了四个月时间开始教基努正宗的中国功夫,把铁板桥等技术动作和好莱坞先进的特效技术相结合。
  
  在这一次和《异域》的合作中,路老板也给他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设计纲领:
  
  要重视武打动作对剧情推动的有效性,宁愿舍弃一些看似漂亮的动作,也要更好地展示人物关系、传递角色情绪,真正地为故事服务。
  
  就像这个片段中的张紫怡(刘伊妃),这套凌厉至极的拳法是他从八极、咏春甚至是阿飞这个地下拳手的身上杂糅出的套路动作。
  
  一个北派武者去研习南派的拳法,这是博采众长,打破技术藩篱的明证。
  
  好莱坞电影公司的买手们都看得叹为观止,开始忍不住窃窃私语。
  
  “张紫仪打得太漂亮了,不知道这两年是怎么迅速转变自己的风格的!”
  
  “别的不提,仅这个车里的搏命打斗,就足以吸引观众看到后面半个小时的内容。”
  
  刘伊妃在一旁听着众人的低声议论,虽然夸的是张紫怡,但自己心里也尤为满足。
  
  另外给他们带来视觉暴击的无疑是这一段精心设计的飞车特效镜头。
  
  首先是逼真的视觉效果,各个顶级团队的协同合作,把所有细节都纤毫毕现地展示在摄像机的高清镜头前。
  
  甚至是那些火焰的颜色变化、动态形状、烟雾浓度及流动方向都被粗略计算出来,用以配合导演对于镜头和构图的安排!
  
  这些逼真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霎时间把突发的视觉冲击当成了真实的威胁来处理,惊险又刺激!
  
  其次是高速动感的镜头运用。
  
  看过《第五元素》的观众一定会对里面那段老掉牙的飞车戏颇具印象。
  
  当时吕克贝松的想法是让观众沉浸在慢放的特效镜头内,给他们呈现更多有趣的细节。
  
  但经历过后世无数飞车戏熏陶的路宽果断指示特效团队采取高速动感的镜头设计。
  
  这种高速动感并非瞬间高潮的短促,而是高速摄影和慢动作回放的相结合的手法。
  
  这是参考了《速度与激情》中汽车追逐的场景,用高速摄影捕捉车辆飞驰而过的瞬间,车轮溅起的水花、车身的反光等细节都清晰可见。
  
  这部分的现场反馈甚至要比功夫戏来得更加热烈!
  
  因为在所有好莱坞电影人的心里,这些动作戏即使再惊艳,也不过就是华人动作明星和团队自身的技术革新。
  
  他们本来在这一领域就是优异于其他地区的电影文化特征的,就像鬼子的武士电影和动画一样。
  
  但特效技术可是一直是好莱坞引以为豪的专利啊!
  
  他们从《星球大战》开始就一直垄断着电影特效场面的顶尖技术和调度方案,怎么现在会有一个华人导演给他们带来如此震撼的特效场面?
  
  现场甚至不乏有懂技术的买手准备要求路宽待会回放某些片段,他们要研究一下,同样是野兽逻辑出来的效果,怎么就在感官上有那么显著的差别?
  
  一般来讲,艺术、审美造诣较高的电影导演和电影特效技术的作用是相互的。
  
  技术上领先全球的团队能够给他们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没有这些天才导演的设计的形象结构,技术也会无用武之地。
  
  就像《终结者2》中卡梅隆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创造出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形象;
  
  在《泰坦尼克号》中,他使用了电脑特效技术还原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过程;
  
  在《阿凡达》中,卡梅隆更是将3D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这些画面和人物、场面设计不是技术自生的,而是在电影导演和特效导演的指导下完成的。
  
  詹姆斯卡梅隆可以不懂技术,但他可以提出优秀的方案让技术团队去攻克。
  
  回到《异域》中的这段飞车戏中,为什么现场阅片量极大的电影买家们会从心底里生出“橘生淮南淮北”的疑惑?
  
  就是因为路宽利用挂逼从后世无数的精彩飞车戏中进行艺术融合和创造(抄袭),把那些已经被票房和观众反馈检验过的特效设计付诸实践。
  
  怎么能不吸睛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