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双驴》发表,销量爆表(保底2更)
第95章 《双驴》发表,销量爆表(保底2更) (第1/2页)《花城》是广州的文学刊物,今年3月创刊,11月这期是总第三期,三期就把发行量干到了37万,确实可以说一声恐怖如斯了。
魏明巡逻的时候见陈健功那里有一本,就借过来看了看,一看,嘿,又有这老小子的一个短篇《流水弯弯》。
这家伙似乎也到了创作的高峰期,每个月的杂志上都能看到他,还都是大刊。
不过《花城》的发行量这么高陈健功的这个短篇倒不是主要原因。
魏明在目录上看到了一个未来的诺奖得主的名字,不知是不是他引爆了销量。
另外《花城》无论是从封面设计还是里面的排版风格,跟北方这几个比起来都要时尚不少,非常赏心悦目。
还有人家除了传统的,诗歌,散文外,还有海外风信、香港通讯两个单元。
这些海外文学信息和海外咨询对国内的读者也有很大吸引力,这就是老牌开放城市的视野了。
其实在《二牛》证明自己的硬实力后,《十月》《花城》《钟山》都对魏明发过约稿信。
不过《牧马人》给了《当代》,暂时他还没想到写什么严肃文学,酝酿中的那个长篇也觉得自己尚且还把握不住。
所以他现在开始写通俗文学换脑子了,每天写完一段还会在宿舍里讲一讲,听一听目标人群的意见。
赵德彪觉得主角太怂,还怕老婆,没有自己威风,但明哥说小媳妇是照着燕子写的,而且使用的武功都是她擅长的蛇拳和双剑,他顿时觉得那没问题了。
梅文化则觉得这些角色的武功不如什么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这些听起来威风,不过在细节上的刻画却能让人热血沸腾。
魏明在写打戏的时候是借鉴了网络里国术流的描述方式,在调动情绪方面确实更强一些,而且有理有据,仿佛普通人真的能练成,有种难辨真假的的梦幻感,而且……
“我这是低武,你说的那个可以等以后写高武的时候再说。”
不就是写的玄乎一点吗,不是什么难事。
乔枫倒是很喜欢,反清复明这样的故事他最喜欢了,而且几个少年都很勇敢聪明正义,他觉得这是年轻一代需要的品质。
第二天乔枫又要进城了。
魏明觉得有些古怪,你们两口子什么时候这么腻乎了,恨不得一个星期见三回。
枫哥是队长,不用上夜班,除了周日要想进城他就要动用休假了,这是不打算过年了?
不过人家两口子的事他管不着,估计着朱霖那盘磁带听得差不多了,于是魏明又托枫哥帮自己把一盘新磁带给霖姐送过去。
一个月两盘十块钱,她应该能受得了吧。
~
“啊,受不了了!”
随着穆蓉的一声呐喊,乔枫彻底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把还在发声的录音机关掉。
录音机是借同事的,听说乔枫带了一盘魏明给朱霖的外国音乐磁带,两人就想听听这音乐到底有什么魔力。
然后伴随着激昂的《KungFuFighting》,两人激情上垒。
这是随着李小龙在西方大热而诞生的一首年度神曲,销量高达1100万张。
虽然听不懂歌词唱的啥,但乔枫感觉自己更有劲儿了。
等上班的时候穆蓉把磁带拿给朱霖后,朱霖欣喜不已,还以为那小子把自己忘了呢。
不过一听磁带里第一首歌,算了,你还是把我忘了吧,这啥啊,我都不想给钱了。
还好除了第一首怪歌外,后面的歌都很轻柔,这次就不赖他的账了,不过等自己什么时候有空去北大再还钱吧。
~
这时梅琳达已经把《天书奇谭》的原稿还给魏明了,并给了很高的评价。
“你什么时候有新作了可以让我看看。”
“哦,快了。”魏明想了想,“再过几天会有个中篇发表。”
此时《收获》11月刊已经到了发布倒计时,只不过现在对于首印册数还没有最终定下来。
小小《花城》胆子不小,37万册,你卖的完吗!
踩着大哥上位的意图太明显了。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了下来,首印40万册!
这也是复刊以后最高的首印册数。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底气,当初还是一个新人的魏明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九月开始,魏明出道不过两个多月,就已经凭借《鸭先知》和《二牛》在文坛创下了偌大的名头,再加上他那两首诗,着实拥有一些铁杆粉。
而且《双驴记》不仅是现下最热门的知青文学,而且还是魏明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肯定能为杂志带来不小的关注。
而且除了魏明,这一期的《收获》其他作者同样也不弱。
另外还有一篇冯骥材的中篇《啊!》。
37岁的冯骥材步入文坛的时间也并不长,以前他是天津男篮的中锋,受伤之后转入美术界,在天津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