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问题的根源
第530章 问题的根源 (第1/2页)气氛原本还算平和,唐临那番直白大胆的话语,瞬间打破了平静。
刹那间,众人皆惊得呆若木鸡,满朝文武纷纷将目光投向唐临,不少人瞪大了双眼。
“这可是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啊!”
人群中,有人心底暗自惊呼,“唐临的胆子也太大了些,他的性子还能再直一点吗?这种话怎么能毫无顾忌地在陛下面前脱口而出?”
官员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复杂万分,有的眉头紧锁,神色忧虑,生怕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会将自己卷入其中。
有的则微微摇头,满脸无奈,暗自埋怨唐临此举太过莽撞,坏了官场一贯的含蓄作风,让他们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这下可真是棘手了,该如何是好呢?”
众人心中叫苦不迭。
李承乾神色平静如水,可那深邃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
他似笑非笑的注视着唐临,李承乾心里对唐临再了解不过了,唐临绝非表面上这般心直口快之人。以他对唐临的认知,唐临又怎会不清楚这些话在御前说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他这分明是故意装傻充愣,借着这看似莽撞的举动,实则是想把平日里深埋在心底、难以言说的真心话,一股脑地倾诉给陛下,试图打破朝堂上长久以来存在的隔阂,让一些问题能够浮出水面,得到正视与解决。
李承乾又何尝不知道百官心中的那些小算盘呢?
这些年,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官员们平日里对他恭敬有加,可私下里却各自心怀鬼胎,许多真实的想法和诉求都被他们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
这君臣之间的隔阂,就像一道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高墙,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厚,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契机去消除。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李承乾的声音低沉,缓缓扫过每一位官员。刹那间,众人都迅速低下了头。
此刻,沉默就像是一种无声的回答,有时候,什么都不说,其实就等同于默认了一切。
“诸位爱卿啊,在这件事上,朕也有做得欠妥之处。”
李承乾微微坐直身子,神色变得温和,眼中透露出反思,“一直以来,都未曾寻得一个合适的时机,与你们敞开心扉好好聊聊。”
“你们可知,究竟什么叫做天下为公?这绝非是要削减你们手中的权力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诸位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们都并非出身世家大族。”
“若是沿着族谱往上追溯几代,你们的祖上哪个不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呢?”
“他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那微薄的生计,整日奔波忙碌。”
“这天下,老百姓的日子向来是最为艰难困苦的。”
“而要实现天下太平,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让老百姓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好日子。”
李承乾的声音里带着感慨,回想起了那些在民间亲眼目睹的百姓艰辛生活场景。
“老百姓若是日子过得不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心中便会积攒无尽的怨气。”
“这种怨气一旦在民间蔓延开来,若不加以控制,必将成燎原之势。”
“人一旦日子过不好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会遭到严重的败坏,人人都戾气加身。”
“到了那时,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动荡不安的深渊,我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就岌岌可危,离改朝换代恐怕就不远了。”
“诸位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手中的权力究竟来自哪里?”
李承乾微微前倾身子,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对着台下的官员们抛出了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