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宏图大业!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宏图大业!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宏图大业! (第1/2页)

苏允此话一出,在场诸公尽皆皱起了眉头。
  
  此时梁焘讥笑道:“看来苏尚书对于历史所知甚少啊,自唐伊始,就已经需要从江南向首都运粮了。
  
  玄宗,数次前往东都洛阳,把朝廷重要衙门都迁到洛阳,就食洛阳,原因是关中地区人口众多,以当时的农业水平,供养长安这样人口百万的大都市着实吃力。
  
  正是因为如此,我大宋立国时候,才定都汴京,正是因为汴京可以倚靠漕运,以东南之粟供养汴京,才有我汴京之繁华。
  
  从唐朝至今已经是五六百年都是这般状况,你说振兴便振兴啊?
  
  黄河为患只是其中一个缘由而已,更加关键的还是因为北方战乱连连啊!”
  
  梁焘此话引得朝廷大臣连连点头。
  
  北方经济没落乃至于崩溃的境地其实大家都知道,或者说,在建国之初大家亦是知道的,从一开始,北方已经有了没落的景象,尤其是到了与辽国大战的那些年,北方的经济已经濒临彻底崩溃了。
  
  大家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是着实是不管用啊!
  
  黄河频繁改道,战乱随时会发生,而负担更大的是,为了在北方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已经将北方给榨干了!
  
  这会儿苏允说要振兴北方,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白日说梦罢了!
  
  振兴北方啊,就当下北方那种境地,就算是倾整个大宋之力去治理,也未必就能够有所成效,而且,就算是振兴起来,一旦与辽国再起纷争,那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矣!
  
  然而苏允却是朗声道:“诸公这是彻底判了北方死刑了么?北方当真是无药可救了?呵呵,诸公,允却认为并非如此!”
  
  苏允扫视了一下满朝文武,朗声道:“北方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便是黄河北流、漕运受阻、农业衰退,再加上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共同造成的。
  
  所以,只要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北方的经济便可以重新振兴起来。
  
  我们工部经过研究之后,已经定下来一整套的方案。
  
  先是统筹治黄与漕运,我们工部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会疏浚北流河道,承认黄河北流的现实,疏浚商胡故道,这一步是要减少河北洪灾,给农业创造一个基础条件!
  
  其次是分流减淤,在滑州、澶州等关键节点开凿分水渠,引黄河水灌溉河北农田,兼作滞洪区,化害为利。
  
  随后是推广耐涝作物,我们打算引入占城稻改良品种,种植高粱、荞麦等耐涝作物,稳定粮食生产。
  
  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同步恢复水利系统,修复河北塘泊,重建拒马河、滹沱河堤防,恢复屯田水利网络。
  
  然后借鉴南方圩田技术,在河北低洼地区筑堤围田,抵御季节性洪水。
  
  当这些事情完成了之后,北方的农业会呈现出来一个大的振兴,别的我不敢夸口,但北方不仅能够粮食自足,甚至还能够供应汴京!
  
  而为了让北方能够稳定经济复苏,须得让北方有个喘息的机会,因此,须得让北方军队自给自足。
  
  所以,必须重新执行军事屯田与边防经济,可以借鉴范文正陕西屯田经验,在宋辽边境(如雄州、霸州)推行军屯与民屯结合,种植桑枣、粟麦,实现“兵农合一”。
  
  另外招募流民为屯田客,减免赋税十年,逐步恢复边境人口与经济。
  
  然则光是保证粮食还不够,还得补充军费,因此我建议将榷场经济进行升级,扩大雄州、霸州榷场规模,允许民间商队参与,朝廷只需征收交易税补充军费即可。
  
  不仅如此,还得重建北方商业!
  
  首先,我们需要疏通永济渠,修复隋唐永济渠北段,连接开封、大名府至幽州,让河北与辽国的榷场贸易进行扩大。
  
  其次发展煤铁产业,扩大河北邢州、磁州铁矿与山西煤炭开采,官营与民营并举,打造兵器、农具制造中心。
  
  其三是扶持手工业,在定州、真定府推广纺织技术,仿效南方设立官营织院,生产绢帛替代部分漕运南绢。
  
  鼓励磁州窑、耀州窑扩大生产,通过海运,从登州至辽东开拓高丽、日本市场。
  
  如此各项措施下来,北方不仅农业大兴,而且商业也会蓬勃发展,只需几年时间,北方不仅不需要朝廷再去扶持,在农税、商税、粮食、各种商品上都能够源源不断的供应汴京,届时便不需要从遥远的东南运送物资进京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宋国力便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民富国强自不必多说,在对外的时候,自然也就从容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