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狂热的兵部官员,嘉靖:容朕考虑考虑
第348章 狂热的兵部官员,嘉靖:容朕考虑考虑 (第2/2页)官职高一些的,倒也不舍得如此拼命,比如兵部侍郎,还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五品官已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愿往!”
兵部的另一个官员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愿意出使西域。”
.....
随着户部的一个个官员纷纷出列,生怕被他人抢去了出使西域的活,嘉靖会心一笑。
不过表面上嘉靖还是要装作一副为难的模样。
“哎呀,这件事容朕再考虑考虑,考虑考虑。”
嘉靖摆了摆手道。
“诸位,这件事不宜操之过急,想要往西打,铁路得先跟上。”
一旁的周楚说道。
“哎呀,周大人,你看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呢?老夫就想看着大明达到巅峰,让大明远迈汉唐,周大人就成全老夫这个心愿吧!”
王宪拉着周楚的手,有些哀求道。
“王大人不必心急,草原上的铁路从一年前开始就开始修了,相信最多半年,就能彻底完工,毕竟那是草原,原本很多原材料运过去比较困难,但现在不一样了,火车可以运行了,以后有了火车,这些原材料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到草原,王大人应该催一催户部和工部。”
周楚笑道。
王宪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来到了张璁面前。
“张大人,户部的拨款可曾到位?”
“王大人放心,修建铁路的钱,我户部是一厘都不敢卡。”
张璁苦笑道。
“维纲,工部一直在催,放心吧,周大人说得对,半年之内,必然完工。”
工部尚书眼看着王宪走了过来,急忙说道。
王宪听到这话,才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嘉靖面前。
“陛下,草原上的铁路半年就完工了,还望陛下早做准备。”
王宪行礼道。
对于王宪这个急脾气,嘉靖还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毕竟王宪这个年纪了,谁不想趁着自己还在位的时候,为大明建功立业。
“你还真是个急性子,既如此,你们兵部商议一下,看看谁出使叶尔羌汗国合适。”
嘉靖有些无奈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王宪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出使的使团,一般有正副两个使者,王宪很清楚,这次他们兵部的这些个官员,恐怕会为了这两个名额争破了头。
不过要让他当这个使者,他是干不了的,首先年纪就太大了,恐怕还走不到就死半路上了。
其次就是王宪身居高位,该有的都有了,没必要拼命了。
那些想拼命的,都是些五六品的官员,像之前的欧阳必进,能用自己的死换来自己的儿子封侯,一切都值了。
原本杨一清想着这一两年致仕的,但现在的情形,让杨一清和王宪一样,生出了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他也想趁着自己在位期间,将大明的版图继续往西扩一扩。
“陛下圣明。”
杨一清说道。
“陛下圣明!”
杨一清都带头了,文武百官纷纷附和道。
此时百官对周楚的态度是极为割裂的,杨一清和兵部的那些官员,恨不得将周楚供起来,因为他们将来能不能建功立业,可都指着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了。
但更多的官员,则是不希望火车全面运行,因为火车的运行对大明带来的改变太多了,这种改变是他们完全没有心理预期的,甚至是接受不了的。
大的改变代表着原本的许多利益会被打破,新的利益将会被划分。
但新的利益会不会划分给他们,甚至能不能比得上之前的利益,这都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对他们而言,能不改变尽量不要改变。
“散了吧。”
嘉靖摆了摆手,预示着这次火车的运行活动至此结束。
周楚刚回到家中,就看到了林瑶。
这一年来,林瑶在嘉靖和德清公主的示意下,基本上是见天的就往周府钻,原本林瑶就想这么做,只是碍于自己县主的身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顾及影响。
但现在有了皇帝和自己亲娘的授意,林瑶便再无顾忌,恨不得住在周府。
“衡器哥哥,火车的运行成功了吗?”
林瑶有些忐忑地看着周楚道。
这些天林瑶最关心的莫过于今日的火车能否拉动五十万斤的煤炭。
这几日她可没少听一些关于周楚的风凉话,好几次她的忍不住直接发火了,所以林瑶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她比周楚还要关心这次的结果。
“成功了。”
周楚点了点头,从林瑶旁边的果盘之中拿了一块寒瓜吃了起来。
“真的?”
林瑶听到这话,满脸惊喜的看着周楚。
“当然是真的,如今满朝文武都知道了,你可以去好好痛斥一番那些说我坏话的小姐了。”
周楚看着林瑶调侃道。
如今的周楚已经不再称呼林瑶为县主了,这是林瑶一再坚持的结果。
林瑶很清楚,倘若周楚一直称呼自己为县主,那么两人的关系很难再进一步。
林瑶被周楚戳破了心思,脸色一红。
“都怪他们,非说那些难听的话,我实在是听不下去,才骂了他们。”
林瑶有些窘迫的解释道。
“你是县主,骂她们她们也得受着,骂便骂了,更何况她们本身就不占理。”
周楚说着拿起一块寒瓜递给林瑶。
林瑶听到这话,如同喝了蜜一般,心中很是高兴,当即从周楚手中接过寒瓜吃了起来。
与此同时,那些与盐帮勾结的官员们,离开了站台之后,在有心人的刻意串联之下,很快就聚在了一起。
“如此下去,盐帮将不复存在啊,诸位。”
为首的一个官员看着这些人,说道。
“要我说,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那火车出了问题,存在一定的危险,我等就可以上疏,以后运盐还是要走河运!”
另一个官员说道。
之前因为运盐的问题,朝中经过了数次激烈的争吵,原本海禁开了之后,运盐应该是走海运的,但这些官员以海运危险为由,坚持上疏,让朝廷继续使用河运。
当时周楚不在京城,大明又在四处开战,嘉靖为了稳住局势,就没和这些人一般计较,这才导致盐帮这三年逐渐恢复了过来。
“此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