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一年时间,铁路竣工,火车试行
第345章 一年时间,铁路竣工,火车试行 (第2/2页)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海瑞和杨盛斋等人就把第一辆火车做了出来。
铁路竣工的时候,一道道奏疏送到了内阁之中。
朝堂之上,无数官员为嘉靖歌功颂德。
“陛下真乃圣主仁君,这三条铁路修建了一年,这一年时间,这三条线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
韩玠首先说道。
“是啊陛下,如今的大明,四海升平,就连那些流民,也都有活干,每家过的很好,大明如今的版图,已经可以比肩盛唐了,陛下真乃雄主也。”
孙娇娇的爹孙弘也跟着说道。
随后一个个官员纷纷出列,为嘉靖歌功颂德,即便是最能喷的六科,此时也挑不出嘉靖的毛病来。
要说嘉靖大兴土木吧,但如今大明的国库充足,修建铁路虽然花费巨大,但于国库而言,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甚至只占国库很小的一部分。
而修建铁路带来的好处,所有人都看到了,特别是这一年来,这三条铁路附近的百姓生活富足,经济一片繁荣,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所有人都清楚,即便铁路修建完了,以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流转也只会越来越好。
更何况一旦火车开始正式运行,铁路沿途的站点将会变成资源富集地区,围绕当地会发展起来很多行业,让当地的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陛下,火车两个月之前就已经造出来了,如今铁路已经竣工,海瑞和盛斋他们想让火车试行,倘若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大力造火车了。”
等朝堂上的官员恭维的差不多了,周楚出列道。
嘉靖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火车做出来的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现在铁路既然竣工了,自然可以试行了。
“既如此,三日之后,或者试行,到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到场,这对大明至关重要。”
嘉靖说道。
此言一出,百官又是一阵拍马屁。
火车头怎么弄到铁轨上去,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不过这难不倒海瑞和杨盛斋等人,他们让南镇抚司的工匠做了一个极大的平板车,平板车的两侧装了无数个轮子,轮子还都很宽。
“大人,装这么多轮子有什么用?”
南镇抚司的工匠完全看不懂海瑞等人的操作,只能一味地往车上装车轮。
“车路越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地面承受的压强就越低。”
海瑞一板一眼的解释道。
“你这么说他们听不懂。”
杨盛斋看着海瑞这副书呆子的模样,有些无语道。
“车轮少了的话,火车太重,车轮会陷阱地路,就走不动了。”
杨盛斋看着装车轮的工匠解释道。
听到杨盛斋这话,这些工匠顿时恍然。
“这个我知道,那些运送重物的马车的车轮要比一般的马车车轮宽不少。”
其中一个工匠说道。
整个平板车很大,但平板车离地面却很近,这些车轮都是直径十寸左右,但车轮和地面接触的面却是很宽的。
整个平板车是长方形的,毕竟要装的是火车,平板车被装了两排车轮。
到了如何将火车装上平板车的时候,工匠们倒是轻车熟路,之前他们干过类似的活,海瑞还有杨盛斋他们为这些工匠做了不少滑轮组,有了这些滑轮组的帮助,将火车头装上平板车倒也没那么困难了。
三天的时间眨眼而过,火车已经被海瑞和杨盛斋等人放到了铁轨在京城的初始站。
这条铁路是通往江南的,此时的站台附近,文武百官纷纷看向眼前的钢铁巨物,后面那些看不到的官员,也都踮起了脚尖,想要一睹传说中火车的风采。
“陛下,臣愿意坐在火车上,为大明试行。”
周楚对最前排的嘉靖行礼道。
“会不会太危险了?毕竟是试行,万一出了问题....”
嘉靖看着周楚笃定的模样,欲言又止道。
“陛下不必担心,这火车的车轮已经卡在了铁轨上,即便运行出了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更何况臣自幼习武,真要是有什么突发状况,臣也可以应付。”
周楚言之凿凿道。
眼看周楚说的这么笃定,嘉靖也清楚,这件事注定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事,嘉靖都想亲自上去,甚至之前也提出过,被百官强烈反对,这才作罢。
毕竟皇帝的安危大过一切。
“那你一定要小心,让沈炼和张大柱也跟着你上去吧,护你安危。”
嘉靖还是有些不放心道。
一旁的沈炼和大柱听到这话,急忙领命。
实际上上火车的不只是周楚三人,还有海瑞和杨盛斋等人,他们好不容易将火车造了出来,自然不会错过火车的试行。
一想到自己会因为此事被记入史册,海瑞等人都极为兴奋。
整个火车头上,甚至连烧锅炉的工人都没有,海瑞等人坚持由他们自己来烧锅炉。
随着一铲铲煤炭被丢入锅炉之中,锅炉之中的温度愈发火热,伴随着一声惊天的鸣笛之声,火车上方喷出了一道道蒸汽。
听到这声巨响,即便是心里早有准备,嘉靖还是心中一惊,更不用说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文武百官了,有些胆子小点的,被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很快,那些传送装置开始运转,火车的车轮还是缓缓前行。
“这速度未免太慢了些。”
工部的一个官员忍不住说道。
因为周楚,这次修建铁路这么大的工程,工部基本上没捞到太多油水,反而干的活最多,所以如今的工部官员对周楚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意见很大。
“急什么?这才刚开始。”
杨一清听到这话,瞪了此人一眼。
火车可是他孙子参与的项目,杨一清听不得任何不好的话。
此人看到杨一清这么说,顿时缩了缩脑袋,内阁首辅可不是他招惹得起的。